一
如果說人類的每一種文明都一定有所意味的話,我們幾乎無法明辨今天這個高度文明的時代每一種文明的源頭與其終極意義之間的關係,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有必要對一種原始意義上的文明及其影響加以認真的梳理。事實上人類很多最初的文明帶給後世的影響與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許多足以被視為推進人類社會前進的強大動力的文明最初都源自某一人類個體的一次偶然行為。大約距今6000多年以前,一個在深山裏伐木的人,為了將砍伐後的樹木運送到所望達到的地點,想了很多辦法,最終從一段滾動的圓木得到靈感,設計出了第一代以圓輪為主體的工具,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輪轉工具。後來也就是它代替了人類肢體的大部分勞動而且效果出奇地好,這就是車的起源。
車給人類帶來的革命早已經不言而喻,但很少有人去尋找車文明的源頭,這個源頭實際上就是圓輪文明,也就是圓文明。我一直對圓文明情有獨鍾,這不僅僅出於我對一個普通伐木人智慧的崇拜,更因為圓輪文明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力,它無數次引起了人類對於力量和速度的狂想與革命。童年時期,我還在寂靜的鄉村生活,就曾經為雞公車的聲音激動過。
所謂雞公車就是手推車,詩人艾青筆下曾有這樣的描述:
以唯一的輪子
發出使陰暗的天穹痙攣的尖音
穿過寒冷與靜寂
從這一個山腳
到那一個山腳
徹響著
北國人民的悲哀
即使在偏僻的山村,手推車也已經很少見得到了。那是一種極其簡陋,近乎原始的勞動器具,一個人的兩條腿與一個獨立的輪子,三個支點就構成一個穩定的平麵,轉動的車輪既分擔重負又因慣性產生力量,在輪子的作用下,人體的動力被成倍放大,這使得手推車成為一種成本低廉而勞動效率頗高的運輸工具,所以深得鄉下人喜愛。
手推車直接指向了一種文明,一種圓文明,這是一種樸素的文明,也是一種元文明。人類文明蔚為大觀,真正稱得上元文明的不多,火是其中之一,圓是其中之一,火給了人類完善自身、改造主觀世界的前提,圓給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客觀世界的條件,所以在為數不多的幾種元文明中,圓的地位不下於火。
二
圓的發明充分放大了人的力量,同時也讓人類發現了智慧與力量的關係,它帶給人類的無疑是一種雙重的驚喜。因為圓的發明不僅大大提高了原始勞動的效率,從一定意義上說也使一切動力的產生成為可能。各種車輛的出現自然是圓輪文明的直接成果,不僅如此,整個機器工業都是建立在圓輪文明的基礎上的。事實上伐木人6000多年前的那次靈感就是古代車輛乃至所有機器工業最基本的力學原理。盡管關於車的發明,學術界至今還有東西之爭,但對於輪轉工具與車的發明和機器工業的曆史作用始終未有異議。
關於史前時代車輛研究的材料,目前主要有三類:實物、模型、圖案。一些研究者根據出土的這三類材料的研究,基本認定世界上最早的車子出現在中東地區與歐洲。
車的載力和速度讓人類知道了自己的能量是可以成倍放大的,它開了一個很好的頭,從此以後人類的所有創造性活動都在圍繞這個問題做文章。所以我很讚同這樣的說法:人類的一切發明創造都與自己生理器官密切關聯,都在想法彌補自身生理上的不足,這使人類迄今為止所創造的一切物質成果都成了人類生理器官功能的放大和延長。它們有的延長了我們的四肢,有的放大了我們的智力和體力,還有的彌補了我們進化中的缺失,交通工具的出現就有效地還原了人類原本具有、而後在進化中逐漸失去的行走、奔跑和飛行的能力。車的最原始的動力還是人力,以人力為基本動力的車輛的進步意義在於它的物理運動原理的利用減輕或者說放大了人的體力,雖然並沒有達到替換的效果,但它對後來機械動力產生的啟示卻是深刻的。手推車出現和存在的意義就在於此。中國的手推車是到了漢代才在四川民間出現,和木製犁鏵的出現幾乎是同一個年代,它們都是農業文明的產物。手推車的車體雖小,載重量卻可達到二三百公斤,而且因為獨輪著地,無論平原山地,大道小徑皆可暢行無阻。這種獨特的優點使手推獨輪車成了一種遠遠優越於人力擔負和畜力馱載的既經濟又實用的交通運輸工具,因此“獨”領風騷若幹年代,至今還在發揮“餘熱”。手推車作為一種人力驅動的交通運輸工具,是人類交運史上一項重要發明。
三
圓輪文明的偉大之處不僅僅在於車的發明,更重要的還在於它促進了人類對動力的思考與尋求。事實上這是一個程序化的思路,車出現了,接下來就是如何驅動車子。這裏有一個很初級的問題,那就是我們通常注意到了人類製造並使用勞動工具是人與動物的一次大的分野,很少注意到人類馴化和使用動物是人與動物第二次大的分野,事實上後者在人類文明史上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為它完全改變了生命世界的格局。而第一次的分化並不完全徹底,有實驗證明,少數動物也是可以製造勞動工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