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河水退了,人和牲口上渡船過河。弗爾科借故燃著泥煤,牛群聞到氣味,相繼跳進河裏,弗爾科也趁機乘牧馬躍進水中,幹脆把牛群趕回草原。
當山陀爾聽到弗爾科因迷戀“黃薔薇”又回到草原時,就決意找他進行決鬥。山陀爾把弗爾科擊落馬下,並按照當地風俗,對倒下的敵人要從頭到腳抽打一頓,然後叫克拉莉去護理。克拉莉說,她是真心愛他的。但山陀爾不聽,躍馬飛奔而去,衝進了暴風雨中,人影在急雨中閃現了一兩次,她從此永遠看不見他了。
火炬
《火炬》是匈牙利知名作家莫裏茲於1917年創作的長篇小說。其故事梗概如下:
剛從神學院畢業的青年牧師馬托爾奇滿懷著改革社會的崇高理想,來到一個農村教區就職。他在歡迎會上激昂致詞:“我要做一個火炬,為全人類的文化與真理而鬥爭……做一個照亮永久真理的火炬!”
可是當天他就遇到一些十分不愉快的事情:宴會上人們大吃大喝、酗酒、爭吵,耳邊還有淫聲蕩氣的歌曲。人們談吐粗鄙、舉止無禮,這損害了他職業的自尊感。他開始覺得人生並不像過去在神學院裏想象的那樣單純和安寧。
第三天一早他還未起床,教堂理事維洛·久爾吉帶著會計來找他“算賬”,他本以為是給他送當月的薪俸來了,因為他早已一文莫名,隻盼著這點收入來維持生活。但是維洛卻讓他在一張“收據”上簽字,說他已經“收到了”一筆款子。馬托爾奇吃驚地獲悉:他謀得牧師的職位多虧本區一些人幫助競選,按照老規矩,“競選”就得請人吃喝,這就是說,馬托爾奇就任慶典和宴會的花銷都要由他自己負擔。這筆錢已耗盡了他未來半年的薪俸。對於這個意外的襲擊,馬托爾奇敢怒而不敢言,隻好在“收據”上簽了字。
他認為這是當地農民在敲詐他,心中不禁暗自咒罵。這天,他因身無分文,隻好在路旁采集酸果充饑。
馬托爾奇生來俊俏,德卡尼牧師的老婆和女兒瑪爾達等一些女人都對他傾心。德卡尼太太那麼大年紀還追求他,使他很感厭惡,但又不便流露。她以豐盛的夥食款待他,還給他弄來十八枚特製的金幣,讓他寫了借據。馬托爾奇逐漸動搖了對上帝的信仰。
馬托爾奇不敢在村裏放縱,他帶著金幣到城裏小酒店去和侍女們廝混。他給了一個酒店侍女一枚金幣,後來那侍女慌張地告訴他,金幣被雅座裏的爵爺和警察局長搶走了。那爵爺叫阿爾達伊,是本城的第一號權貴,據說他每周換一個情婦。阿爾達伊利用警察逼迫馬托爾奇簽字,證明他的金幣是從德卡尼太太那兒得來的。馬托爾奇被迫照辦。
事後他才得知,德卡尼太太年輕時曾與阿爾達伊私奔,在捷克草原上同居一年多,生了一個女兒。後來阿爾達伊遺棄了她,搶走了女兒,逼她回到自己丈夫身邊。德卡尼牧師家十八歲的女兒瑪爾達是牧師與另一個女人生的,認阿爾達伊為幹爹,阿爾達伊每逢瑪爾達生日那天都給她一枚金幣做禮物。德卡尼太太自己的女兒嫁了一個銀行股東,阿爾達伊便利用這種關係撈取借款的方便。德卡尼太太的女兒憎恨自己的丈夫,隻是由於怕影響阿爾達伊的借款機會才沒有與他離婚。一天,她突然告訴阿爾達伊,要同丈夫離婚,並要求她母親與阿爾達伊重新結合。阿爾達伊為了拒絕她的要求,才設法在酒店逼迫馬托爾奇的簽字,想借此證明德卡尼太太已有情人,破鏡已難重圓。但是不久,德卡尼太太的女兒就被丈夫打死了。阿爾達伊聞訊,忽然像良心發現似的提出要與德卡尼太太結婚。德卡尼太太告訴馬托爾奇,這是由於阿爾達伊想獲得女兒在捷克草原上的遺產。
馬托爾奇在“上流社會”的熏陶下,越來越變得貪婪和放蕩起來,在教會的經營上,也同當地的鄉紳富豪對待貧苦農民一樣地苛刻、狠心。但是他內心的高尚情感還未完全泯滅,他對一個正直的小學女教師瑪爾吉特產生了愛情。當他發現瑪爾吉特的收入極微,十分不合理時,他非常同情她,並打算為之奔走呼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