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1 / 1)

各位看這篇文的大人們好啊!小妹不才,鬥膽一寫關於周小史的文。本著遵循曆史的原則偶查了許多相關的曆史史料。

在馮夢龍的《情史》一書中對周小史的介紹僅僅隻引用了以下了篇詩章。

晉張翰《周小史》詩曰:“翩翩周生,婉孌幼童。年十有五,如日在東。香膚柔澤,素質參紅。團輔圓頤,菡萏芙蓉。爾形既淑,爾服亦鮮。輕車隨風,飛霧流煙。轉側綺靡,顧盼便妍。和顏善笑,美口善言。”

梁劉遵《繁華詩》曰:“可憐周小童,微笑摘蘭叢。鮮膚勝粉白,*臉若桃紅。挾彈雕陵下,垂鉤蓮葉東。腕動飄香麝,衣輕任好風。幸承拂枕選,侍奉華堂中。金屏障翠被,藍帕覆薰籠。本知傷輕薄,含詞羞自通。剪袖恩雖重,殘桃愛未終。蛾眉詎須嫉,新妝近如宮。”所謂周小童者,已即周小史,古有其人,擅美名如子都宋朝者,而詩人競詠之耳。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周小史介紹是在《情史類》裏,而《情史類》裏收錄的多是關於同性愛情的描寫。(汗)所以不難猜想周小史是個同性戀。(狂汗)

再者,張翰(約258-315

)是西晉西晉文學家。字季鷹。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性格放縱不拘,時人比之為阮籍,號“江東步兵”。齊王(司馬冏)執政,任為

大司馬東曹掾。知冏將敗,又因秋風起,思念故鄉菰菜、蓴羹、鱸魚膾,遂歸吳。不久,啢果被殺。

性至孝,遭母憂,哀毀過禮,年57而卒,墓在今蘇州市區橫山(又名七子山)東五裏。一說葬彌陀港南役圩(今吳江縣莘塔鄉二圖村),墓側有敬信庵,祀奉張翰,惜現已毀。所作詩今僅存六首。原有集,已失傳。

那麼可以推測周小史生於這個時期。西晉共有五個皇帝,司馬炎(265-290),司馬衷(290-306),司馬熾(307-313),司馬鄴(313-316)。還有一位不詳。

司馬炎即位時30歲,史稱世祖武皇帝,在位26年。司馬衷即位時32歲,史稱孝惠皇帝,在位17年。順帶一提司馬衷是個白癡。(汗)感覺跟明代的皇帝有得拚。後由其二十五子司馬熾(也不是個有才幹的)在司馬越的擁戴下寫被立為帝,23歲即位,史稱孝懷皇帝,在位8年。而司馬鄴即位時年僅14歲。從張翰的的生平中偶大膽的推測周小史是生於司馬炎的年代。而在司馬衷的年代留下美名。

在查史料的時候偶還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原來潘嶽(既是潘安)也生於西晉(247-300)。也就是說潘安和周小史都生在西晉。但兩者的年齡相差了大約二十歲到三十歲左右。

找來找去還真是找不到多少關於周小史的史料,除了馮夢龍在《情史類》中提及的詩句。所以說在他的傳聞裏,沒有帝王將相的瓜葛,沒有世俗濁流的侵犯,純情美麗,自然天成。其實偶對這個評價還是有些質疑。因為關於他的史料實在太少。而他沒有和任何帝王將相有關係估計是因為司馬衷是個白癡。那麼偶大膽的猜想兩個可能。第一,關於周小史的史料在哪個算不上和平的年代遺失了。第二,周小史美名沒有揚天下便隱居山林,所以沒人知道關於他的事。

汗!那麼就隻能在那樣的曆史環境下虛構一個周小史了。各位最好不要有太大的期待。免得期待越大,失望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