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足夠的數據才能夠讓計劃變得更加完善,效率更高。
所以,胡楊才會問郭明現在基金會能夠動用多少錢。
當然啦,這點錢根本就不足以讓胡楊這個龐大的計劃全麵並且同時鋪開。
這種慈善計劃,最重要的不是一開始資助多少人,幫助多少人,而是看後續能否持續並逐步擴大。
這才是關鍵。
郭明聽到他這麼了,也就不再追問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胡楊都已經得很清楚,明再跟他詳細聊一聊。
“楊哥,你大概什麼時候到?我明早上要去一趟教書育人部那邊處理下基金的事,已經和那邊的領導約好時間了。”郭明問道。
“什麼事?需要我幫忙嗎?”胡楊問道。
在華國相關的法律規定,私募形式的慈善基金會不能夠以獨立的名義成立。
而需要“掛靠”在某個單位名下。
當初趙峰他們幫胡楊組建這個基金會的時候,他們的人脈也基本是在教育領域這邊。
基金會自然也就掛靠在教書育人部下麵。
而對於這種基金會,上麵的領導也是樂見其成的。
更別是趙峰等人幫忙發起成立的。
一般的事,胡楊這塊招牌在教書育人部還是挺有用的。
因為在教育係統的領導們眼中,胡楊是根正苗紅的教育係統人。
現在還跨領域發展,還做的特別好。
所以在很多時候,在不違反原則的同時,他們都願意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便利的。
郭明也知道胡楊有這樣的影響力。
不過這次的事基本都已經辦妥了。
“不用了,這是事,快辦完了。”郭明笑著道。
他還是給胡楊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竟然如此,那麼胡楊也就不了。
“嗯,有問題有需要的,隨時給我打電話。”胡楊道。
郭明自然笑著不停點頭。
隨後又簡單的聊了幾句就掛了。
結束了和郭明的電話,胡楊就開車回家去。
此時的民生部【西南慈善晚會】主題曲評審團中的萬洋聽到工作人員胡楊已經送歌來了。
胡楊這個支教出身的歌手,他自然認識。
不僅認識,還對胡楊的水平給予了肯定。
另外他本人對胡楊的印象也是非常好的。
畢竟老師,在然上就容易拉近與陌生人之間的距離。
也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好感。
同時萬洋也知道是上麵領導臨時邀請胡楊參加主題曲征集的。
因此,聽到胡楊的歌送上來了。
他自然感興趣了。
想看看胡楊短短幾的時間寫出的歌有多好。
當然啦,憑借《華國新歌聲》中的戰鬥力,在咩有聽到歌之前,還是讓人挺期待的。
很快,胡楊送上來的歌就到萬洋手中了。
十多秒後,萬洋點開播放按鈕後。
純淨的提琴聲悠然的傳進他耳朵,一種特別的感覺在他心中醞釀著。
萬洋的目光露出震驚之色。
這
這也太誇張了吧。
由此可知,作曲人並不簡單,演奏之人同樣也不平凡。
瞬間,他的興趣被提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