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的過程實際是對我們大學生涯的全麵歸納,畢業前運用SWOT分析法(見下麵案例)在對自己的職業資源、職業定位和發展進行梳理,可以幫助我們順利展開從大學到職場的轉變,邁好職業生涯的第一步。
王紓案例的啟示:
姓名:王紓;
工作去向:普華永道(北京);
學校/專業:北京某知名外國語大學、本科、金融專業;
性別:女;
出生地:北京;
知識與技能:英語專業4級;
學生工作:院學生會外聯部部長;
實踐、實習:諾貝爾獎經濟學家北京論壇誌願服務、北京朝陽商務節誌願服務、香港金融公司實習3個月;
突出成果:多次獲得校級獎學金,實習期間因態度認真和較快適應工作要求得到公司肯定;
機遇(Opportunities)
北京建設國際化大都市需要大量國際化人才;
07年金融業發展態勢良好,金融企業普遍擴張,人才需求旺盛\挑戰(Threats);
一年之內要考下注冊會計師證;
工作強度很大,經常需要加班和出差,對身體健康程度要求高;
優勢(Strengths)
英語專業4級水平在同類專業中占有一定優勢;
有香港實習經曆;
性格外向、語言表達能力突出、做事堅持不懈;
懂專業+較高的英語水平是許多國際化企業需要的人才模式,因此能夠認準目標、堅持不懈、抓住了普華永道招聘的機遇。應繼續提高英語水平,特別是金融專業英語;
充分利用自己專業實習經驗,盡快適應崗位要求,擴大與同期進入公司員工的差距;
注冊會計師證考試難度較大,利用自己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實習經曆,繼續發揮堅持不懈的意誌,拿下這一挑戰;
把學習上的韌勁同樣用在鍛煉上,提高身體素質;
劣勢(Weaknesses)
金融專業水平與綜合大學畢業生比較略有差距;
在校期間不常運動,身體一般;
認識差距,在企業迅速發展中學習,用實踐能力彌補理論知識上的不足;
企業人才需求較大時會給新員工更多的寬容,應抓緊機會,合理規劃成長方案;
定出應考計劃,合理安排時間,爭取一次考下,建立自己的優勢;
每天安排運動時間,或至少每周運動三次,每次運動半小時以上,以提高身體適應高強度工作的需要;
根據以上的分析求職成功的主要因素有:
a.學習成績一直良好,反映出很強的學習能力。大多數用人單位仍然看中學習成績,特別是專業成績。
b.流利的英語交流能力加專業背景,使其在麵試中給考官留下深刻印象。盡管大部分大學生都具有一定的英語交際能力,但能達到英語專業水平的數量仍然有限。
c.香港金融企業的專業實習經曆和良好評價,凸現其專業能力潛質,為普華永道所看中。
點評:對於大多數打算在本專業領域謀求國際化發展的學生而言,在綜合發展實力的過程中,排除個人的人格品質因素以外,最重要的仍然是專業知識儲備、專業學習與實踐能力以及結合本行業的外語交際能力。
今後還要過三關:高強度的工作要過身體關;要站穩崗位要過激烈的注冊會計師考試關;跨國公司都有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要長遠發展還需要過適應關。
從職業發展階段看,像王紓同學一樣從大學剛剛進入職場的同學們僅僅是步入了“職業探索階段(25歲以前)”,今後還要經過“立業與發展階段(25-45歲)”、“職業維持階段(45-60歲)”,最後進入“職業衰退階段60歲以後”,所以,進入職場以後的職業規劃更為重要。
職業生涯的路才剛剛開始,成功的人生等待著每一個人,祝每位年輕的朋友擁有一個快樂的職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