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言:如果不會選擇大學也許是個陷阱(1 / 1)

阿維沒穿學位服的痛

當同學們正在禮堂穿著學位服享受校長的撥鎏蘇的快樂時,阿維卻佇立在宿舍窗前,茫然地望著外麵,四年的一幕一幕如在昨天。來自西南某省的他高考分數很高,他也曾想在大學施展一番宏圖。然而,進入大學一年後才他發現自己並不喜歡外語專業,而是更鍾情於電腦和網絡。於是,幾乎所有的課下時間都用在了“愛好”上,專業卻被忽略。“愛好”的水平不斷提高,大三的阿維成為學校中知名的“大師”級人物,但他的專業主課因累計不及格的門數觸到了學校規定的紅線,他將不能獲得學位,繼續下去甚至不能畢業。雖然,在阿維自己的努力和兄弟們的幫助下,情況沒有繼續惡化,他最終保住了畢業證,但沒有學位則意味著永遠失去了繼續深造獲得高一層學位的機會,而他又該如何麵對用人單位的詢問呢?這會不會使自己喪失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機會呢?

對阿維而言,大學生活並非“天堂”。

一、被忽略的比較

(1)每年7月備受關注的約40%~80%的大學錄取率而同期不同的大學應屆畢業生有約5%~10%的未畢業或未獲學位率;

(2)升學率大幅提高而新生心理疾病率大幅提升。2000年以後中國大學升學率提高了5~6倍,每年拿到錄取通知書的幸運兒從100多萬上升到700萬,與之相伴的是新生心理疾病發病率和存在心理障礙比例也在迅速提高。

(3)隨著大學錄取率的提高,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初次就業薪酬標準卻在下降。

如果從學生自身分析上述問題產生原因的話,我們不難看出是因為學生們掉下了如下陷阱。

二、進入大學我們麵臨的N個陷阱

陷阱一:放鬆學業

經過考試洗禮的艱苦中學時代,終於可以放鬆了,何況大學真的沒有老師會經常督促我學習;

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讓我如魚得水。我參加了N個社團,每日早出晚歸,樂此不疲,用在上課學習的時間隻在最低水平。

陷阱二:放任心性

學業誠可貴,愛情價更高,上大學沒談過戀愛等於沒上,花前月下如此美好,哪裏顧得了其他。

大學上網絡方便我終於可以盡情暢遊了。

陷阱三:無所適從

大學是一個“自由王國”,終於可以自己作主了,可是卻變得無所適從,不知學什麼好?怎麼學?目標在哪裏?

陷阱四:恃才自傲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這麼優秀,有的是工作等著我。

陷阱五:盲目樂觀

畢業、就業離我還遠,不用著急,車到山前必有路,大四再說。

陷阱六:自暴自棄

就業市場就這麼嚴峻,誰讓中國人多呢,急也沒用,順其自然吧。

就是這些“小問題”,卻是大學生順利度過大學生涯和成功就業的陷阱。

三、避開陷阱,走上職業發展之路

高中時我們能戰勝各種困難,取得成功的首要原因是目標十分明確:上大學。但是進入大學後,相當多的同學都會進入一個迷茫期,等到心有所悟時,往往也接近畢業了,匆忙間便要上陣應對求職的考驗。如何才能縮短這一摸索期,使每一位即將走上就業之路的同學有充分的思考和從容的準備呢?這便是本書的要解決的問題——從進入大學便開始進行職業規劃的嚐試,也就是在最短的時間裏嚐試著找出新的方向,明確職業目標。

許多大學生也知道應該做職業規劃,但如何找出新的努力目標便不那麼容易了。要想做出合理的選擇,需要對大學生活、對我們自己、對社會環境有一個恰當的分析和判斷。這也是我們這本書要給出的答案之一。

目標的確定並非一蹴而就,它是一個過程,是一個不斷確定、修正、再確定的過程。這一程序通常為:對自我的重新認識、對大學生活的認識、分析影響職業選擇的環境等因素→對各種因素進行篩選→初步確定職業目標→根據目標確定自己的學習訓練策略,進行大學生涯規劃→修訂目標→結合當年的就業形勢和政策、自己學習成果再次修訂目標掌握求職技巧→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崗位→開始職業生涯。

現在請準備好,是求解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