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台聚八仙 詠四大名樓之嶽陽樓
萬裏春潮。
波浪起、洞庭細雨瀟瀟。
望中螺島,
雲夢霧鎖煙飄。
峻閣巍巍凝日月,
閱軍魯肅艦旗招。
記逍遙,
洞賓獨酌,
三醉江皋。
往事悠悠遠去,
想飛鷗影裏,
仙子吹簫。
詩聖詩仙,
空吟八百風濤。
何如仲淹巨筆,
賦憂樂、胸襟萬古高。
登臨處,
且向蒼茫外,
寄意明朝!
注:1.據《巴陵縣誌》載,嶽陽樓前身是三國時吳國的“魯肅閱軍樓”。東漢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5年),東吳孫權與劉備爭奪荊州,派魯肅率萬名將士屯駐巴丘(今嶽陽)。魯肅在洞庭湖操練水軍,修築巴丘城,在城西依山臨水之處建造了檢閱水軍的閱軍樓。
2.傳說純陽子呂洞賓曾“三醉嶽陽樓”,樓下今有“三醉亭”以記其事。
3.宋·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滕子京謫守巴陵郡,第二年重修了嶽陽樓,請範仲淹寫下了千古名篇《嶽陽樓記》。
憶舊遊 詠四大名樓之蓬萊閣
望天涯安在,
萬裏波濤,
幾點風帆。
千古長生夢,
笑秦皇遣使,
徐福驅船。
更兼漢武多事,
縹緲問仙山。
想虛境空無,
八仙過海,
逸韻千年。
憑欄。
倚樓處,
看浪花飛濺,
紅日高懸。
畫閣凝思久,
聽白鷗鳴唱,
群戲藍天。
遼闊海疆無際,
晴日起風煙。
正目極蒼茫,
詩情遠寄雲水間。
注:蓬萊閣,位於山東省蓬萊市,建於宋朝嘉裕六年(公元1061年)。史載秦始皇、漢武帝都曾為尋求仙藥先後來此。傳說秦代方士徐福受始皇之遣由此乘船入海尋求仙丹,著名的“八仙過海”神話傳說亦在此處。
風入鬆 詠四大名樓之黃鶴樓
名樓此日獨登臨,
滿目芳春。
大江一去濤無際,
看平波、鏡照粼粼。
黃鶴幾時飛去?
龜蛇雙佇遊人。
詞家墨客聚紛紜,
崔子誰倫?
青蓮有筆空嗟歎,
對晴川、擱筆愁深。
芳草春風凝碧,
江樓依舊千尋!
注:1.黃鶴樓原名“辛氏樓”。據傳,古代辛氏在樓上賣酒,有一道士常來喝酒,辛氏不索酒錢。道士後來離此遠行,臨別在辛氏樓牆壁上畫了一隻仙鶴,每見客來,此鶴便起舞侑酒,名傳遐邇。十年後道士複來,吹鐵笛數聲,鶴遂飛落牆下,道士跨鶴而去。
2.龜蛇,龜山和蛇山,均是武漢長江邊的名山。
3.崔子,唐代詩人崔顥,其《黃鶴樓》一詩為千古名篇。
4.傳說李白在黃鶴樓見到崔顥之詩,遂擱筆而歎:“江上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