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買花盆寵太監耍滑 議奏折小皇上動怒(1 / 3)

一大早起來,萬曆皇上朱翊鈞就嗬欠連天,仿佛熬夜熬了一個通宵。這也難怪,大凡初當新郎倌的人,開頭一些日子,都是等不得天黑,等到天黑了急不可待寬衣上床,又恨天亮得太早。癡男怨女幹柴烈火,一晚上不搗騰幾次,那還叫什麼如膠似漆琴瑟和諧?朱翊鈞雖然貴為龍種,但七情六欲卻與常人無異,加之平常被李太後管教太嚴,大婚之前真個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如今一旦開禁,他算真正嚐到了魚潛淵底龍翔九天的快樂。隻要一聞到粉黛之香,觸到肌膚之膩,他的一腔欲火就騰的一下竄起來。這不,早上曙光熹微,他聽得回廊上響起橐橐橐的靴聲,便知道是喊他起床的內侍到了,揉揉眼睛正欲起身,一隻手卻無意間摸到了皇後的飽滿如蓮蓬的乳房,頓時間按捺不住,一翻身就壓到皇後身上。

實際年齡隻有十六歲的王皇後,生性羞澀靦腆,見天亮了皇上還要做這“醜事兒”,便不勝嬌羞製止道:

“內侍若闖進來,看著多不雅相。”

她越推,朱翊鈞的要求越迫切,他一邊麻利地耕雲播雨,一邊興奮言道:

“朕玩過這一遭,一天身體通泰。”

兩人再不搭話,在滑溜溜的錦被中顛鸞倒鳳扭作一團。王皇後開頭是應付,到後來花心搖動周身酥麻,也禁不住哼哼唧唧,兩隻纖纖玉手把朱翊鈞腰肢摟得緊緊的,嘴中忘情地叫道:“我要,我要!”

兩人正耍得興起,聽得窗子外頭,一名幹清宮內侍敲了三聲木梆,高聲叫道:

“恭請皇上起床——”

按宮內規矩,若逢例朝日子,皇上起床的時間是寅時三刻。不上朝,則於卯酉初交時起床。任風霜雨雪春夏秋冬,這時間都不可更易。朱翊鈞登基時虛齡隻有十一歲,生活還完全不能自理,他的生母李太後便隨他一起住進了幹清宮,行照顧監管之責。垂笤少年正是貪睡之時,但李太後從不允許兒子睡懶覺,除了春節那幾天恩準兒子多睡半個時辰,平常都必須準時起床無誤。朱翊鈞大婚佳期定下之後,李太後再不好住在幹清宮,便提前一個月搬回到慈寧宮居住。朱翊鈞獨自留在幹清宮中,但他同樣不自由。一是宮中規矩不可更改,二是李太後搬出幹清宮時,特意找來張居正與馮保,囑托他們二人代替她對皇上嚴加管束,不允許皇上有一絲半點玩愒之心而懈怠政事。正因為如此,內侍每天總是準時前來敲梆喊他起床。

敲梆喊過之後,不消片刻,就有負責替皇上皇後穿衣梳洗的幹清宮管事牌子和尚寢局的女侍進來,替他們整理房務。因此,一聽到喊床內侍尖銳的嗓音,朱翊鈞心裏頭一緊張,趕緊草草收兵,與皇後中規中矩地躺著,等著宮女們進來。

今日不是例朝的日子,朱翊鈞夫婦起身穿戴梳洗完畢後,便雙雙前往慈寧茲慶兩宮向兩位太後叩問早安——這都是必不可少的功課。回來用過早膳,一天的學習與政事又按部就班地開始了。

一翻辰牌,朱翊鈞就準時出了幹清宮向西暖閣趨步走去。這時候,他的貼身內侍孫海正在回廊上候著,一副樂不可支的樣子。

“孫海,看你眉開眼笑的,有啥喜事兒?”

見皇上發問,孫海腰一軟,躬了身子回答:“回萬歲爺,您吩咐奴才辦的事兒,奴才辦妥了。”

“什麼事兒?”

“均州窯的花盆呀。”

經這一提醒,朱翊鈞馬上就記起來了。昨日,禦花園的蒔花火者給幹清宮搬來了幾盆芍藥,其中有一株綠芍藥極為名貴。斯時花朵欲開未開,花瓣綠如翡翠,朱翊鈞很是喜愛。盯著看了好一陣子,歎道:“此花真是好花,隻可惜栽花的盆子太差。”孫海在一旁應道:“萬歲爺說的不差,常言道好花插在牛糞上,是極為惡俗的事。這隻盆子,奴才看和牛糞差不多。”朱翊鈞說:“你傳旨禦花園,將這花盆換一個。”孫海咽一口唾沫,回道:“禦花園的盆子,都是從景德鎮燒製運來的,哪有好的。要換,得換個宋朝的均瓷。”“均瓷,”朱翊鈞眼睛一亮,“聽人說,均瓷的窯變最為珍貴,這是骨董,上哪兒找去?”孫海詭譎一笑:“有倒是有,在棋盤街一家骨董店裏,奴才看見一隻均窯的大紅窯變花盆,若是買來配這株綠芍藥,倒真是十分般配,就是貴點兒。”“要多少銀子?”朱翊鈞問。孫海答:“奴才問過,店家要二百兩銀子。”朱翊鈞心下思忖:“花二百兩銀子買一隻均窯骨董花盆,說貴也不算貴。”心下已判了肯字,嘴上卻說:“做生意哪有一口價的,你去和店家還還價,能降多少就降多少。”孫海答道:“萬歲爺你給個底價,奴才去跟店家磨磨嘴皮子,看能不能砍下來。”朱翊鈞想了想說:“最多隻能出一百五十兩銀子,你去談,若談得下去,朕再賞你十兩銀子。”孫海當下領命而去。

現在,聽說孫海已把花盆弄了回來,朱翊鈞滿心高興,急忙問道:

“花盆在哪?”

“在西暖閣中,綠芍藥也換栽了進去。”

朱翊鈞隨著孫海走進西暖閣中,隻見那隻花盆,正擱在大文案旁邊的黃梨木花架上。這隻花盆大約口闊一尺八寸,通體猩紅,窯變後的蚓線,絲絲縷縷透著溫潤的孔雀藍。朱翊鈞隻是揀耳朵知道一點窯瓷的知識,若稍稍深究卻還是個門外漢。但這件均瓷畢竟與眾不同,他一看就非常喜歡,他摩挲著花盆,問道:

“孫海,你多少銀子買下的?”

“回萬歲爺,奴才謹遵旨意,實花紋銀一百五十兩。”

“怎麼樣,生意還得談吧,”朱翊鈞得意地說,“商家都心黑,若不殺價,豈不讓他白白多賺走五十兩銀子。”

孫海猴兒精,昨日裏攛掇皇上買均窯的花盆,就蓄了心思要賺一把黑錢。那隻盆子他早去尋過價,店家報的是三十兩銀子,他對皇上說要二百兩。皇上開出的底價是一百五十兩,外加十兩賞銀。憑皇上的旨意,他去內廷寶鈔庫領出了一百六十兩足稱紋銀,實際上隻花去二十兩,就把這隻花盆買回來了。辦這一趟小差事淨賺一百四十兩銀子不說,還落得皇上的褒獎,孫海心裏頭美滋滋的,笑得嘴角都扯到耳朵根子上。

“萬歲爺何等英明,”孫海奉承道,“奴才按萬歲爺的吩咐到那家骨董店,把價錢報給店家,他見我成心要買,就死活不肯降價。奴才故意裝出生氣的樣子,說‘你不肯降價,爺就去另一家,均窯的花盆,又不隻你一家有。’說著拔腿就走。一百五十兩銀子的生意,也算是一宗大買賣,店家豈肯輕易放過?店家又趕出門,生拉硬拽要我回去,賠了許多小心,要我多少加一點,我頭搖得貨郎鼓似的,咬著牙說,‘一兩銀子也不加,你不肯賣,爺就走人。’店家無法,隻好答應了奴才的開價。一百五十兩銀子,抱回這隻均窯的極品花盆。”

孫海信口胡謅出的買賣過程,朱翊鈞聽了分外高興,隨口誇讚道:

“看不出,你孫海還會做買賣,將來有機會,碰上合適的內廷采購的差事,朕委你一回。”

“謝萬歲爺,”孫海樂得屁顛屁顛的,兩片嘴唇更是如同塗了蜂蜜,“其實,奴才這點本事,還不是萬歲爺調教出來的。俗話說棒槌掛在大路邊,三年也會學唱曲兒,奴才在萬歲爺身邊六年,再蠢的人,也都開了竅了。”

朱翊鈞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他一邊用手輕輕撫摸著綠芍藥翠綠的花瓣,一邊問:

“聽說棋盤店有上千家店鋪?”

“那可不是,萬歲爺你沒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