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手機喻(2 / 3)

手機號碼被別人獲得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也是一件自己沒辦法掌控的事情。十一個數字,還可以減少到六個,四個,輕易就給人記去了。有一些是自己告訴別人的,有一些卻並非出於自願。號碼除了放在名片上,還被放在很多小冊子裏,這些小冊子叫通訊錄。作為一個社會的人,我們屬於很多團體,加入過很多團體,不加入也被劃歸入很多團體;我們還參加過很多聚會,同學會,同鄉會,棋友會,戰友會。每一個團體,每一次聚會,都可能產生一本通訊錄。通訊錄散發到數不清的地方,移動門鈴就派送給數不清的人,這些門鈴隨時可能被摁響,我們的房間隨時都處在門鈴聲喧囂的洪流中。

我這個手機號碼用了差不多有十年了。從我用手機開始,我就是這個號,從沒換過。但是,在這十年的時間裏,卻始終有陌生人打來電話找一個叫“張三”的人。起初我並沒在意,我隻是以為打錯了。打錯電話是常有的事,一個號碼十一個數字,任隨摁錯一個,或者把其中兩個數字的順序搞錯了,都可能打到別人的手機上。說不定那個“張三”的電話號碼就和我的在什麼地方相近。但是持續十年的時間把我和“張三”扯到一塊,連我自己都有些糊塗了,難道僅僅是摁錯號碼了嗎?

有可能這個號碼是十年前那叫“張三”的人用過的。張三在用這個號碼的時候,因為交往或者業務的原因,送出過太多的移動門鈴,而他決定不用以後,又沒有及時把那些門鈴收回來(當然他要全部收回來也是不可能的,連他自己也不清楚發給誰了)。電話號碼是通訊公司的一個房間,某人使用某個號碼,相當於向通訊公司租了一個房間,當他不用這個號碼後,通訊公司就把房間收回來,重新出租。但是,通常情況是,房客在退租的時候,根本不作清理,留下一地垃圾就匆匆走了;通訊公司呢,他們也不清理,連同垃圾一起移交給了下一位房客。

可是,就算張三曾經用過這個號碼,也不對呀。打這個號碼找張三的那些人都是誰呢?張三的親戚朋友?如果是,張三應該在換號碼的時候就告訴他們了。張三丟棄舊房時丟下一地垃圾,但對新房他的感情是不一樣的,他一定會告訴他的親戚朋友,還要辦酒席,這叫喬遷之喜。結婚喝結婚酒,升學喝升學酒,搬新房喝喬遷酒,我們都是這樣做的。如果不是張三的親戚朋友,那會是誰呢?業務交往的人?張三和他們有什麼業務交往呢?什麼業務連對方的電話號碼都搞不清楚,而且都十年了才想起來聯係?他們是第一次打這個號碼找張三還是重複打?如果不是第一次,我已經告訴他們打錯了,他們為什麼還要接著打?是他們找不到張三的新住址,還是他們不相信我說的話?如果是找不到,他們為什麼找不到?張三到哪裏去了?如果不相信我的話,那他們一定認為這個號碼還是張三在使用,張三不願接他們的電話。張三為什麼不願意接他們的電話?難道是張三有什麼情非得已的事情要躲著他們?張三有什麼事情要躲著他們,一躲就是十年?

最迫不得已的躲避就是躲債。這個張三,可能曾經是一個做生意的人,因為經營乏術,生意砸了,債主天天上門逼債,什麼話都說盡了,什麼理由都找完了,還賬的日期選了一個又一個,每一個都沒有兌現。債主越來越焦躁,他們的資金回不來,就沒辦法周轉。生意就是資金周轉的結果,沒有資金周轉,生意就死了。他們已經顧不得是熟人,是朋友,是哥們兒,他們的表情越來越凶悍,甚至拍了桌子,揮了拳頭。這個張三,在賠了一陣笑臉,表了一番歉意,編了一通瞎話後,終於招架不住,開始躲避。而最好的躲避就是搬房,換手機號碼,來一個人間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