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諫議院和登聞院(下)(1 / 2)

在以往,若是老百姓手中富裕,不願服役時把應繳的金額交給亭正,自然有亭正安排其他人來接替,這一進一出,亭正自己要留下一小半的錢,還有三分之一的錢時給上麵縣衙的。

真正落在代役之人手中的錢,僅僅隻是一小部分,大概隻有三十文錢,平均是一天一文錢,簡直是白菜價。正是因為隻有這麼點的金錢收入,導致大部分人是不願意代役的。

畢竟如今太平盛世,大部分老百姓生活都能過得去,也不差那兩個錢,甚至能拿出錢來頂役。

少部分窮苦人家,為了苦這麼一點銀子,倒也願意去掙這個錢。但是今次八丈河鎮的老百姓富裕了,願意拿錢頂役的人多了,願意代役的人少了,就是這次矛盾的根源。

“以往老百姓頂役的錢,都是交由官府,再由官府發給代役之人。但這次要變一變,就是這個錢直接由我們這個工程隊那,不必經過官府。再加上鎮上一些工坊的東家也願意出資資助一部分,這麼一來,工程隊在徭役期間的資金就有著落了。”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隻要工程隊的資金充足,想必是有人願意代役的。”

在場的大部分人都表示讚同,不管工程隊日後如何生產,現在倒是能夠把眼前的困難度過。

但是有一人卻鐵青了臉,那就是劉文官!

周馥提議的方案,最直接的損失人是他劉文官,間接的是他在衙門那裏也落不了好,還會因為沒有往年的孝敬而得罪一些人。

他有心想要反對,但是看到在做的眾人,他卻內心打起了鼓。

他這個亭正畢竟不是朝廷的正式官吏,追源溯本反倒和登聞院的呂玉成一樣,是由老百姓推舉出來的,隻是後來變了味罷了。

而且老百姓拿出來頂役的錢,本就是他和官府灰色收入的一部分,怎可拿到明處說?

這次周馥提了一下,雖然淺嚐輒止,但在座的眾人誰不明白?以往倒還罷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是這次事關眾人的利益,他若敢拿這個說事,隻怕現在就要遭到眾人的口誅筆伐。

然而令人難受不止是他日後都撈不到錢,還要得罪衙門口的人。以往的例錢突然沒了,他這個直接打交道的人必然受到殃及。

更鬱悶吐血的是,他根本不能對這件發表任何看法,更不用說反對的意見了。因為諫議院和登聞院一致決定通過,那麼就相當於大部分老百姓都通過了。這是實打實的民意,拿到官府去說,官府也不可能明著反對!

這可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在座的眾人一致表決,同意把老百姓頂役的錢交由即將建立的工程隊。在操作過程中,老百姓隻需要把錢通過恒豐錢莊存入相應的賬戶中即可,不必再經過官府層麵了。

劉文官這個時候才回過味來,感情周馥這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拿徭役來說事隻是個幌子,真正的目的是在他身上。一個諫議院和一個登聞院,直接就可把他限製的死死的。

果不其然,周馥接下來的話讓他有點崩潰的感覺,甚至完全不顧他的感受,好似當他不存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