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裏拿著程浩文給的東西,秦書凱看了很是感興趣,第二天就去了省城,把胡海嘯的相關證據交到了馬琳的手裏。
馬琳滿臉微笑著給秦書凱吃了一顆定心丸,馬琳說,這對你現在來說是個大事,對那些領導來說,一個副處級根本就不是什麼幹部,所以這是件小事,稍後她會處理妥當的。
秦書凱叮囑說,馬琳,要抓緊時間,這家夥在浦和區裏可是猖狂的很,一天沒被收拾,自己很多工作不方便開展。
馬琳說,知道了。
東西交給馬琳後,秦書凱又去拜訪了相關省委的領導,這次動了胡海嘯,他也是下定決心要幹的,可胡海嘯畢竟是胡亞平的人,動了胡海嘯,胡亞平心裏必定會對自己有意見,這種時候,背後總得有個人幫自己撐腰,說句公道話才行。
這樣的角色不難找,胡亞平現在的職位並不是什麼炙手可熱的人物,省裏稍微有個領導幫自己說句話,他也就會識趣了。
這樣的小事自然沒必要去找常崇德,但是省委常委以下的幹部說話也是有必要的,好在這些年在省城也布下了一些關係網,真到用的時候,也算是手到擒來。
省城的事情安排妥當後,秦書凱回到普安市委,專程去拜見了唐小平。
唐小平聽說秦書凱來了,心裏不由嘀咕起來,浦和區的事情,他也是清楚的,秦書凱到了浦和區後,做了一係列動作,搞的區長鄔大光很是被動,對於唐小平來說,這兩個都是胡亞平的人終於鬥的不可開交了,看戲的心情的確不錯啊。
唐小平心裏已經做好了打算,如果秦書凱這次來是想要在自己的麵前給鄔大光上眼藥水,自己就可以采取打太極的辦法,看戲的感覺挺好,他自己卻並不想成為這出戲的主演之一。
隻可惜,唐小平完全猜錯了秦書凱的來意,秦書凱進門後,向他彙報的是,關於浦河工業區向東發展,爭取建設義烏商貿城的建議。
秦書凱說,唐書記,現在浦和工業區往東發展的話,有很多優勢,不管是從交通上來說,還是從優勢,其他方麵都有一定的優勢,最重要的是,浦和區往東發展最終可以跟市區連接成一線,對於浦和區以後的長期發展也是相當有利的。
唐小平不得不佩服秦書凱的確是個有些見識和眼光的官員,他盡管剛到浦和區時間不長,心裏對浦和未來的發展還是有一盤棋的。
這麼好的建議,由不得唐小平不點頭,他衝著秦書凱點頭說,秦書記,你這個建議的確相當精妙,浦和區工業園往東發展,對於浦和區來說,是有利的,對於市政府的統一規劃來說,也是有積極意義的,浦和區把東邊的義烏商貿城建成後,無路人口和商業中心會往東轉移,這樣一來,離市區的距離就很近了,這樣的做法,無疑給其他縣區的經濟發展做了一個很好的樣板作用,考慮地方經濟發展的時候,不能隻想著賣地掙錢,想著每年政府地方經濟的入賬,還得有長遠眼光,從全市的發展大局考慮。
秦書凱見唐小平的話裏也是讚同的意思,把隨身帶著的一遝材料拿出來,放到唐小平的辦公桌上說,唐書記,這裏是浦和區往東發展規劃初稿,請唐書記給與指導和建議。
唐小平掃了一眼桌上厚厚的一遝材料,心裏忍不住對秦書凱點頭,這年輕人的確是個猛將,不僅能幹事,而且會幹事,連自己這個心裏對他有些罅隙的領導人,都被他說服了,支持他要幹的工作,這也算是有本事。
秦書凱表示,浦東的工業區,在義烏商貿城的建設上,一定會做好市裏樣板工程的效果,爭取盡快出成果。
隨後,秦書凱隨意的口氣提及說,唐書記,昨個我在省裏辦事,聽到了幾個跟浦和區人武部長胡海嘯相關的小道消息,據說此人身上有很大問題,省軍區的相關領導很重視這件事,最難一段時間,可能要對此人動手,咱們市裏是不是要主動一點,省得到時候,被軍區的領導誤會。
唐小平聽了這消息後,眉頭忍不住皺了一下,秦書凱作為下屬,竟然比他這個領導得來的消息都要快?他怎麼就沒收到關於省軍區要動胡海嘯的信息呢?
唐小平不敢小覷秦書凱的實力,既然他敢當著自己的麵把這件事給說出來,此事必定不會是以訛傳訛的消息,隻怕當真是有此事,畢竟是涉及到浦和區的幹部管理,唐小平以為,秦書凱這是想要知道自己在這件事上采取什麼態度,等到軍區當真有什麼動作的時候,他作為區委書記也可以跟市委領導保持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