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創新教育,締造民族未來;抓靈魂工程,培養世紀人才。
--楊文福1983年11月-1988年11月任太穀師範黨委委員、校長。
教育大計,師範為本。太師一路走來,培養人師數萬,輝煌與成就已載入史冊。在新的曆史時期,太師人勇攀高峰,力爭上遊,實現了建校、遷校、並校三大曆史使命。太師又站在新的起點上,我相信新太師明天會更好!
--傅一元1988年11月-1991年4月任太穀師範黨委書記、校長。
我國一位著名的資深教育家,上世紀90年代初來太穀師範視察,他從校史展室出來,感慨地說:“這樣一所樸樸素素的學校,求真務實,麵向農村,以低廉的成本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的教學人才,真是了不起。”
是的,太穀師範的輝煌,是辛勤耕耘在每一曆史階段的所有教職工和白塔腳下走出來的莘莘學子集體創造的。在近60年的曆程中,是與這塊發祥地結下了不解之緣的教育網絡的太師人,在此今日的晉中市更加廣大的地域內“育桃李,桃李育桃李,桃李滿天下。”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建立了永載史冊的不朽功績。
適應新時期新階段,源於太師又高於太師,應運而生的晉中學院師範分院,必將發揚優良傳統,開拓創新,為爭取國民教育發展的更大的光榮而屹立於三晉大地。
--雷秀堂1987年4月-1991年4月,任太穀師範黨委副書記、紀檢委書記;1991年4月-1998年5月,任太穀師範校長、黨委書記。
新校伊始,寄希望能走出一條適應農村教育發展的師範教育新路子。希望你們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解放思想,負重趕超戰略,開門辦學、開放辦學、開院辦學,一方麵要學習借鑒全國師範教育的先進經驗,更要研究晉中教育的現狀,特別是在教學戰線取得的豐碩成果為我所用,不斷豐富自己的辦學模式。要張天下之仁,潤航母之德,求人才之喜,兼收並蓄,與時俱進,建立一個師範教育與農村中小學教育共贏互利的辦學模式,這樣的教育才能永遠充滿青春的活力。
祝願晉中學院師範分院全體同仁,迎著改革的風帆,開創晉中師範教育新時代的輝煌。
打造艦母先壯本,師之師母貴在精。
長劍在手風帆起,再敘新編鑄師魂。
--王占文1991年5月-1996年8月任太行師範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並主持工作。
太師的曆史已成記憶,太師的精神卻永領風騷。敢於突破需要勇氣,自強不息需要精神,知難而進需要意誌,永立潮頭需要膽識,而這些正是太師人所具備的。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新太師必將在新太師人的拚搏奮進中譜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