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星光大道(1 / 2)

初來好萊塢,人生地不熟,站在星光大道上,看著地上的那些手印。李鵬飛仔細找了找。終於發現了布魯斯*李。現在華人第二個在星光大道上留下自己的爪印。第一個是個華裔女性叫黃柳霜。

好萊塢星光大道(WalkOfFame)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好萊塢。包括了超過2500枚五尖水磨石及黃銅的“星星”,鑲嵌在沿著“好萊塢大道”15個街區和“藤街”3個街區的人行道上。“星星”代表著對娛樂產業有傑出成就的人的永恒紀念,記載著演員、音樂家、導演、製作人、音樂組合樂隊、戲劇團體、虛擬人物、和其他人的名字。星光大道是由好萊塢商會和自籌資金的好萊塢曆史信托共同維護的。這是一個著名的旅遊勝地。據報道至2003年,有1000萬旅客參觀了此地。

好萊塢星光大道(HollywoodWalkofFame)建於1958年,是條沿美國好萊塢大道與藤街伸展的人行道,上麵有2000多顆鑲有好萊塢名人姓名的星形獎章,以紀念他們對娛樂工業的貢獻。第一顆星在1960年2月9日頒贈予瓊安?伍德沃德(JoanneWoodward)。到了2006年4月20日凡娜?懷特(VannaWhite)得到該榮譽時,上麵共有2462顆星。2012年5月13日,美廣播主持人EllenDeGeners獲得第2470顆星星。美國當地時間2013年4月22日,著名老牌流行樂組合“後街男孩”成為第2495位入駐名人堂的明星,刻有“BackstreetBoys”大名的“星星”永載好萊塢星光大道7072號。

好萊塢星光大道(HollywoodWalkofFame)建於1958年,是條沿美國好萊塢大道與藤街伸展的人行道,上麵有2000多顆鑲有好萊塢名人姓名的星形獎章,以紀念他們對娛樂工業的貢獻。第一顆星在1960年2月9日頒贈予瓊安?伍德沃德(JoanneWoodward)。到了2006年4月20日凡娜?懷特(VannaWhite)得到該榮譽時,上麵共有2462顆星。2012年5月13日,美廣播主持人EllenDeGeners獲得第2470顆星星。美國當地時間2013年4月22日,著名老牌流行樂組合“後街男孩”成為第2495位入駐名人堂的明星,刻有“BackstreetBoys”大名的“星星”永載好萊塢星光大道7072號。

2特點

星光大道沿著好萊塢大道自東邊的高爾街(GowerStreet)延伸至西邊的拉布雷亞大道(LaBreaAvenue),然後順著絲蘭街(YuccaStreet)與日落大道(SunsetBoulevard)之間的藤街由北向南推進。除非偶爾因附近施工或其他理由而更換位置外,大道上的星形獎章位置是永久不變的。

每顆星皆由一顆水磨石製成:將其製成粉色五角星形並鑲上青銅然後嵌入深灰色的方塊中。粉色星形內是刻在青銅上的授獎者名字,在此下麵則為一環狀標誌,代表受獎人領取星星的領域。這些標誌有:

電影攝影機:對電影產業有所貢獻。

電視機:對電視產業有所貢獻。

留聲機唱片:對唱片產業有所貢獻。

廣播麥克風:對廣播產業有所貢獻。

悲喜劇麵具:對現場戲劇有所貢獻。

星光大道授獎提名作業至每年5月31日截止,接下來數月由星光大道委員會開會選出下一年度的受獎人。星形獎章頒獎典禮會公開舉行並由好萊塢榮譽市長強尼?葛蘭特(JohnnyGrant)主持。[3]

3曆史

星光大道是由南加州藝術家奧立佛?威斯慕拉(OliverWeismuller)於1958年肇建,他為市政府所雇用,目的是讓好萊塢“形象提升”。肇建之初,許多受獎人因在各領域有所貢獻而領取好幾顆星形獎章,然而近幾十年來此舉已不再出現,因此隻有早期極少數的受獎人得到超過一顆星。1978年,洛杉磯認定星光大道為一項文化曆史地標。

開始之初星光大道上有2500顆空白星形,其中有1558顆在最初16個月內頒發。至此以後,每月大約增加兩顆星形獎章。到1994年為止,超過2000顆星被裝上,而之後增添的星則由大道西段穿過西克莫(Sycamore)而擴展至拉布雷亞大道,截止至2009年,已延伸至好萊塢銀鑄四淑女眺望台(SilverFourLadiesofHollywoodGazebo)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