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做一名好的領導,首先就要有好的德行,這也是領導好下屬的必備品質之一。假如一個人缺少了道德的約束,就好比脫韁的馬,早晚會撞個頭破血流。而作為領導者更應謹記此點,隻要能夠守住道德的底線,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你就能領導好你的下屬。

精明的領導以德服為上

作為一名領導,樹立自己的威信那是必不可少的。但若是有人不服你的領導,你有應當如何做呢?讓下屬服從的方法主要有三種,極“德服、才服、力服”其中“德服”是指領導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感化下屬,使之心甘情願服從自己,也是掌控下屬心理最重要的方法;而“才服”是指領導靠才智引導下屬服從自己的意誌;“力服”則指領導以權力強迫下屬服從自己意誌。

“才服”體現了較高級的領導藝術,但也有局限:領導必須以自身的才幹能力高於下屬為前提。否則,下屬的才幹能力比領導還強,“才服”便行不通。而以力服眾的領導,隻要運用權力命令下屬去做即可,簡單易操作。但這套領導術,用於那些比領導更有能力、水平的下屬卻效果有限,甚至未必行得通,極易造成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才服者對下屬員工,不但要他們知其然,而且要讓他們知其所以然。與之相比較,“德服”則與“才服”和“力服”均不相同,下屬的才幹能力無論比領導強或弱,都心服口服地絕對服從領導,效果當然是最好的。也就是說,“力服”隻能駕馭一般人,“才服”則要告訴下屬“怎麼做”而“德服”則根本不用領導操心,他隻需吩咐下屬“做什麼”就行了。就算那些比領導強的下屬也同樣會自覺地“盡力做”不僅如此,還有可能比領導更懂得“如何去做”從而做得更為出色。

打個簡單的比方,三國時期的劉備論才幹、論能力、論智慧,怎麼都比不上諸葛亮。但是劉備靠著自己寬厚、謙虛、求才若渴的高尚人格,最終還是令才華橫溢的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地輔助自己,創下了三足鼎立占其一的霸業。

所以,一位出色的領導,專業技能不一定要出類拔萃,也未必在某個領域卓有建樹,但必須具備將眾多的甚至強於自己的人才團結在自己周圍的“德服”的領導藝術。東芝總裁土光敏夫,視員工為兒女,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他還讓人事部門建立起員工們的生日檔案,在他們生日那天都能收到一份公司送的禮物,禮雖輕但情重,足以贏得下屬們的心。

而“士為知己者死”、“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等,體現的就是德服的魅力所在。現代對於下屬的領導,應當實行以攻心為上策,要以“德服”為基礎和核心。“德服”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說是領導藝術精髓的表現。

有則寓言,講的是北風與太陽鬥智的一幕情形:

北風自恃風力高強,要太陽向它俯首稱臣,太陽則不甘示弱,於是雙方爭論不休。正在爭論的時候,忽然看見前麵有一行人徐徐而來,於是它們相約以行人作為鬥爭對象,看誰能使行人脫下衣服那麼誰就是贏家。北風搶先出手,它殺氣騰騰,不斷施展其強烈驃悍的雄風,企圖使行人就範。但是他卻看到行人把衣領越拉越緊,雖然難以忍受這寒冷,但是就是不肯鬆手,最後也隻能停手。

接著是太陽開始出手了,隻見它慢慢地綻開笑臉,緩緩將其威力施展了出來,在光輝的普照之下,行人很快就將大衣脫了下來。

其寓意就在於北風雖然令人生畏,但也會使人極力反抗,即使人們敢怒不敢言,但卻難叫人心服口服;而太陽則使人自動解除情緒的武裝,誠心歸順。在這裏被風暫且代表著權利,而太陽在代表著領導的魅力,二者相形之下,權力顯然無法與魅力相爭高下。而這所體現的就是力服不如德召。與其強調工作的目的,還不如講求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是善於以德服眾的領導的正確選擇。

應有責任感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講的是每個人都要有責任感。而做領導的,責任感要比自己的下屬更強烈才行。若想將自己的下屬都擔起一份對公司的責任,讓他們自覺的承擔,身為領導首先就要有著強烈的責任心,這樣才能挑起領導的重任。對自己負責是一項艱難又費時的挑戰。要能了解自己,發掘自己的優缺點,再不斷調整及修正,還得注意不受主觀成見的影響,這也是很難做到的。

說白了就是如果你不願意負責任,你就不是一名合格的領導!這是一個常識,也是一種人生態度。在為大家講解之前,請大家先做一個小測驗,結果可以按百分數計量。

①今天下雨忘記帶傘,你該負多少責任?

②你的孩子十幾歲開始抽煙,你該負多少責任?

③你們夫妻關係有點緊張,你該負多少責任?

④你是團隊部門經理,業績上不去,你該負多少責任?

⑤你的領導決策出了差錯,你該負多少責任?

⑥空氣汙染嚴重,你該負多少責任?

一般人的答案是:忘帶雨傘,我要負100%的責任;孩子抽煙,我大概要負80%的責任;夫妻關係緊張,我要負50%的責任;業績上不去,談不上要負責任,如果一定要負,就負20%吧;領導決策失誤,我無能為力;汙染嚴重,就更與我不相幹了。

如果你與絕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看法:“如果我認為這件事與我有關,我就會去負責任;如果我認為這件事與我無關,我就不會去負責任。”“我的領導出差錯,與我有什麼關係?”如果你這樣看待責任感的話,你一定不是個合格的領導。

一個人有多重要,通常與他所負的責任多少成正比。當一個人重要的時候,他的責任自然就多。但是教練的觀點是,當你願意負責,並且對那些你認為和你有關的事去負責的時候,你就會變得重要起來。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你的能力的提升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

在這裏,負不負責任,並不是法律問題,也不是道德問題,而是心態問題。你可能會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對什麼事都負責。但是沒有人知道你到底有多大的能力。神經語言學的研究認為,每個人“已擁有所需的一切資源,來對付他們麵臨的任何處境。”很顯然,你的領導要負的責任比你要多,溫家寶總理要負的責任比你多得多。對於一個教練來說,他是有可能教看起來比他職位高的、更重要的人物,隻要他願意對這個人負責,他是完全有能力去教對方的。你願意負責任的事越多,你的能力就越大,負責任是擴大自己能力的一個入口。

也許在你看來,自己的孩子跟你有關,關心他、愛護他是你的責任,但是你應當也知道,自己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有一篇新聞報道,寫的是有一位老人風雨無阻、堅持多年替孫子上學的故事。這位老人的十歲的孫子突然得了一種病,長年躺在床上。為了讓孩子不喪失學習的機會,她決定自己去替孫子上學。七十多歲的老人風裏來風裏去,每天往返數十裏山路,去替孫子上課,記下筆記,晚上回來再一字一句地教他。新聞照片上,老奶奶和孫子的同學一起站在黑板前演算習題,這張照片一直在人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他堅持了整整三年時間、一千多天!讓這個孩子以優秀的成績通過了畢業考試!

對於一件事,如果你事先已經認為它是不可能的,它一定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認為它有可能,它就能行。如果人類認為比空氣重的東西永遠不能天上飛,你我今天就不會有空中旅行的便利。

我們在回到前麵的問題,如果你認為夫妻關係出現問題的責任在自己,你一定會找到解決的辦法,具有處理的能力。作為一個團隊的領導,如果你認為自己也應該為業績負責,並且認真看成是自己的事,你一定會促使他們增大拜訪量。因為你認為業績與你有關,如果你真的做到了,你會很快對團隊具有發言權。那麼一段時間以後,你就具有可以管理更大團隊的能力了。

你的領導若是出了差錯,如果你真的認為和你有關,願意去負責的話,你一定會找到既顧全領導的麵子、又可以避免錯誤發生的辦法,並且如果你真的具備這種能力的話,你是有機會做你領導的領導。

再者你認為城市汙染和你無關嗎?如果你認為和你無關,你就不會對這種情況的改善發揮自己的影響;如果你認為和你有關,你是可以做一些事令它不一樣的。比如,你可以提出治理方案,可以投訴排汙企業等等。如果更多的人像你一樣想,像你這樣做,空氣汙染離解決的一天將不再遙遠。

綜上,作為領導的你請仔細想一下,你對自己的團隊負責任了嗎?如果有下屬跟你幹長期收入不高和你無關嗎?你是否變得麻木和自私了?如果你認為他們的收入和你無關,你就隻管自己好了。如果你認為和你有關,你是可以做一些改變現狀的事,你必須對他們負起責任來。比如,你可以帶領他們走出去加大拜訪量,克服恐懼心理,可以分享你的成功心得,可以組織你的下屬加強學習,提高素質,用你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他們,為他們樹立從業信心。

任何的壓力都是成長的動力,作為領導首先就要有著強烈的責任心,而隻有這樣工作的時候才會給自己製造壓力,讓自己贏得下屬們的尊重,讓他們死心塌地的跟著你。

說話應算數

說話一定要算數,就是要求領導多講誠信,能夠履行承諾而取得他人信任。誠信同時也是我國傳統的道德規範,也是道德建設的根本,更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資源。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醒人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民無信不立。”李白也曾作詩曰:“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借此來形容承諾的分量比五嶽大山還要重,所說就是誠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