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渤海暮光第二十四章白日西匿
日光已漸漸開始西垂,南皮城外的郊野上,初春淙淙的溪流衝刷在岩石上,激起一陣清越的聲音。
郭嘉依舊一副恍若春睡未醒的樣子,半張著朦朧的睡眼,隨意伸了一個懶腰,翻起身子,往後靠了靠,直倚靠在身後的跪躺下歇著的馬上,抬眼看向前邊的袁熙:“公子還未替那頭獐子把墳做完麼?”
“快了吧。”袁熙回過頭,往四周看了看,此處周圍的風景確然不錯,芳草環繞,綠樹相合,再配上溪流在側,甚至搭個棚子在此隱居也並無不可,拿來給這頭獐子作埋骨之處,確然會讓不少人覺著“可能有些浪費”了。
“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郭嘉淺淺地吟了一句《恨賦》之中的第一句。
“奉孝是想說……熙所述的環境太過淒涼,此時見著這般風景秀麗的墓地,是想要活生生地打臉?”袁熙調笑道。
“嘉又怎敢打公子的臉?”郭嘉也是哈哈一笑,隨即將目光放到遠處,“適逢亂世。公子所言的,才是這片土地真正的模樣啊。”
“哦?”袁熙轉過頭去看向郭嘉,饒有興趣地等待著下文。
郭嘉碰上袁熙的目光,微微一笑,將自己瘦弱的手腕伸出廣袖:“再如何風景秀美的地方,也都終有一日要化為黍草叢生的荒土。‘彼黍離離,彼稷之苗。’也必將惹人心憂啊。”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出自《詩經?王風?黍離》,全詩的大意大約是一個故周的大夫行經周代宗廟舊地之時,隻見得宮殿已成平野,種上了莊稼,而產生的一種感傷。
袁熙聽得郭嘉這般說,也舉頭望向了遠處:“依奉孝之意,荒塚九廟,本就是一個無法規避的世事循環嗎?”
“或許。”郭嘉的口中淡淡吐出兩個字,而後保持了片刻的緘默,隨即深吸了一口氣,開口道:“但無論如何,總能做些什麼。讓蔓草所能縈繞的白骨少一些,讓拱木所在聚斂的魂魄稀一些。讓一片土地作為宗廟存在的時日長一些,作為荒塚存在的時日短一些。”
“這……就是如你我這般的人,存在於這個亂世的意義嗎?”袁熙轉過頭,目光沿著自己的側肩投射出去,正對著漸漸西靠的日光。
“並不。”郭嘉搖了搖頭,道,“公子所說的,恐怕是每一個存於亂世之中,在自身得以生存的前提下,能有餘力者的義務。”
“哦?”袁熙一凜,“奉孝這般表情凝重的日子可是不多啊。”
郭嘉此時對袁熙的話語淺淺一笑,不置可否,而是接著自己的話說著:“那些改變這個紛雜之世的願望,正是將這個亂世終而塵封的基礎。而如公子這般的人,必然要成為引導著這個亂世一步步被改變的指引之人。嘉,終而隻是公子破開這亂世的混沌,所需的一柄利器罷了。”
袁熙收回了目光,靜靜回過頭看向郭嘉:“奉孝言重了。熙但願能夠不負奉孝之望,終焉這個亂世吧。不過……對熙而言,奉孝你的價值,覺不隻是一件利器可以涵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