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恰是年少時(1 / 3)

戰爭結束了。

這整整三十二年的戰爭,一刀斬斷了一個壯年長度的生涯,留下漫天塵埃與滿地破敗。沒有人還記得戰爭的開頭,戰爭的緣由,每個人腦海中隻有無數的血色和回憶。戰爭留下的,是屬於一代人的絕望與迷惘,在每一個心的角落徘徊和遊蕩。

當然,同每一次巨大的創傷後一樣,堅強的人們開始想要尋找到出路,不僅是肉體上的出路,還有精神上的出路。幾乎所有存活下來的生命都開始思考,由最淺顯的疑問,走向最深奧的哲學。然而戰爭破壞了人類所有遠大的追求,於是一切關於靈魂的疑惑成為無解之題。

人類應當走向哪裏?

死亡前充實的過程對於死亡後的空曠究竟有何意義?

生命的無盡輪回如何超脫?

……

這些問題看似有解,其實永遠無解。

再也找不到答案,絕望開始浮現,些許人還在生活中苦苦掙紮,尋求答案;不堪重負之人,自然以死作為解脫。正因如此,本應當在戰後恢複生機的世界,開始空前地沉寂下去。

盡管人們依舊造起了高樓大廈。

盡管人們依舊匆匆忙忙地工作。

盡管政府依舊照常運轉。

盡管白日與夜晚依舊有燈紅酒綠,有放聲悲慟,有饑餓而死,有暴躁貪婪。

然而,似乎總是少了一些什麼?

沒有人說得清楚,人們心中總是帶著淡淡的茫然,卻找不到茫然的緣由。人們隱約知道自己是在疑惑,卻連問題本身是什麼也不清楚。

城市的邊緣,依舊保留著一小片廢墟,某塊殘破不堪的牆壁上刻著首詩,字體歪歪扭扭,顯然是用石頭費力刻上的,來自不知何方,不知何時的詩。

親愛的星星

我托起你的光芒

看你

或喜或悲或痛或迷

或瘋或貪或嗔或愛

或殺或淫或邪或暖

於是我撥開你身旁的雲霧

百年之後,再來看你

那時,你的身旁,隻有閃爍著的明亮

無喜無悲無痛無迷

無瘋無貪無嗔無愛

無殺無淫無邪無暖

我知道,此刻你正照耀著

屬於你的世界的生命

也給予我們了一絲光芒

這一絲,就足夠了

足夠用你的光,點燃我的心

而我,也將第一個舉起火把

——普羅米修斯

普羅米修斯自然隻是一個筆名,可這個世界沒有看到,牆壁前靜靜站著模糊的人影,沉默不語,良久,深深行了一禮,轉身離去。

風於廢墟中輕撫,吹動了地上細小的沙粒,緩緩滾向遠方。

一切歸於寂靜,似是一切都已然結束。

可是

When_everything_is_over,tomorrow_will_be_another_day.

明天會怎樣?

開始信仰嗎?

繼續絕望嗎?

風不語,天地不語。

君……可欲語?

------

虔誠仰望

盼雲開

——應笑

應笑無父無母無親無故。

這很正常,畢竟那麼多人死去,“孤兒”簡直成了一個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