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智力曙光(3)(1 / 3)

“二、卡爾·威特的基本觀點是:‘為人類多培養出一個天才要勝過生養出千萬個庸俗的人。’處於民族複興偉大時代,而人口又為世界之冠的中國,尤其是這樣,質量勝過數量。

“三、‘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孩子最終成為天才還庸才,也不取決於天賦的大小,而取決於他從出生到五歲的教育。’所以我們是唯心、唯天賦的《天才論》的反對者。我們的觀點是辯證 唯物的:孩子的未來取決於教育,而早期教育不可或缺。

“四、‘即使是普通的孩子,隻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這是愛爾維修的觀點;‘孩子生來就是天才……錯誤的教育方法扼殺了他們的天才。’這愛因斯坦的觀點。兩《愛》的觀點說明:教育必須得法,不 能錯誤。

“五、正確的方法是:‘對兒童的教育應該與兒童的智力曙光同時開始。’‘智力曙光’我理解是指兒童微弱的智力需求或才華的晨光;一瞬即逝的智力閃光。尤其是在他還不會說話的階段。這就要求:悉心觀察、明察 秋毫;得法響應、精心施教。

“六、最重要的正確方法:德、智、體、美、全麵發展;獨特才華、因材施教。既不要拔苗助長;也不要壓製個性。

“七、對六歲學齡前兒童,特別要注意幾個關係:實踐與書本;品德與才能;學習與創新;誌向與勤奮。強調結合、兼顧,切莫顧此失彼。

“八、三歲前主要注重人的基本能力培養:語言能力、走跑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觀察能力、記憶能力、音樂能力、身體活動能力。有條件可開始學外語、學音樂。”

春天和宋卯、旁聽的群山和娟子都聽得很認真。春天萬分感慨:

“聽了汪校長的精辟概括,真是茅塞頓開,如撥雲霧而睹幼兒早期教育之青天也。有了全局在胸,起點就高了。以後碰到具體問題,再及時向汪校長請示就好辦了。”

“我現在是理論多於實踐。今後在兩個孩子的早期施教中,我們再一起交流,一起商榷就是了。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摸索出一條較好的路子來。”汪敏回答。

“有您的領銜,就像《三部曲》恩師領銜一樣,我們都信心百倍。紅梅讓我特別代表她:萬分感謝孩子恩師的寶貴指導。真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我們大家都要學習恩師白雪教授,雖逢逆境,從容韜晦;嘔心奮著、為民作為的精神,把我們的‘幼兒早教工程’開展得紮紮實實、精心精彩。”

汪敏記有兩個孩子的早教日記:宋暉從滿百日記起,未來的孫兒從胎教記起。一個詳盡,一個較簡明。

吃奶是嬰兒的第一本能,具最強的內在需求。如何教孩子喊第一個人,自然是“姆媽”,第二個會叫的人,自然是“奶奶”;第一個需求,自然是“吃奶”。奶奶圍繞“姆媽”、“吃奶”,設計了好幾種簡單語言,最後 精選了發音容易、字尾押韻、意思簡明、孩子所需的。

教瑤瑤說話的順序是:

“姆媽!”

“姆媽、姆媽,乖乖吃奶!”

“姆媽、姆媽,瑤瑤吃奶!”

“奶奶!”

“奶奶、奶奶,瑤瑤起來!”

“奶奶、奶奶,抱抱乖乖!”

娟子每次喂奶,必重複:

手指自己,望瑤開口:“姆媽”、“姆媽”、“姆媽”!

掏出奶頭,再說:“乖乖吃奶!”“瑤瑤吃奶!”

瑤瑤吃奶的過程,重複三遍:

“姆媽、姆媽,瑤瑤吃奶”!

百日以後,更加緊語言開口的訓練,娟子、奶奶以驚人的毅力,一天幾十遍地重複,有時看著瑤瑤張口,表示了想學說話的願望,使她們更增添了信心。終於,第六個月奇跡出現了:

在一次瑤瑤很餓,婆媳設計好,總不讓“姆媽”出現,瑤瑤撇了幾次嘴,想哭,突然,姆媽笑嘻嘻從對麵跑進來,一把抱起瑤瑤,瑤瑤驚喜之餘,從嘴裏蹦出不太清晰的:

“姆……媽。”

姆媽馬上把乳頭塞進瑤瑤嘴裏,讓她猛吸了幾口,拔出乳頭,親切地對瑤瑤說:

“再喊聲:姆媽!”

終於,瑤瑤清晰地叫出:

“姆媽,姆媽!”

奶奶、姆媽還有爸爸真是太高興了。一般孩子十個月才叫出“媽”,瑤瑤在六個月就叫出來了。是堅持早期教育一個小小的勝利。

從第一聲叫“姆媽”,學語言的能力,就以加速度的速度,逐步加快。

第七個月,瑤瑤就能夠清晰順暢地說:“姆媽、姆媽,瑤瑤吃奶”;“奶奶、奶奶,抱抱乖乖”簡單話語了。

這以後,奶奶主動把全部家務和早期教育的主要工作都擔當起來,讓群山全力、娟子有更多時間投入《三部曲》的收尾工作。

具有豐富兒童教育經驗和理論,又具有極強開拓創新精神的汪敏,真是把兩個孩子的早期教育當做自己最重大的夕陽事業來進行。孩子的教育日記成為她從不離開的第一手材料。經常發現,奶奶把自己關在屋裏,麵前擺 著兩個孩子的教育日記,早期教育書籍,群山的譯稿。一會兒手裏捧著教育日記出神;一會兒翻閱麵前的書籍;一會兒臉上浮現出欣喜的微笑,記下些什麼;一會兒站起來,在屋子裏踱來踱去。

八個月,瑤瑤已經學會和積累了不少簡單的語言。奶奶仔細觀察到:瑤瑤睡著時,有時眼珠在動,慢慢地,有時眼珠在更豐富地轉悠。奶奶根據多年實踐和翻閱學語階段兒童著作,作了大膽推斷:瑤瑤可能開始進入學語 、記實、情節、故事敏感期。她夢中可能在回放白天經曆的簡單生活片段。

從第九個月開始,上午、下午各安排十五分鍾把學習語言與講故事、朗誦詩結合,成了一種語言、記憶、情感、品德、智慧的綜合訓練。一個月以後增加聽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