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從著述第一卷初稿的“愛因斯坦狀態”中恢複過來,安排一個星期其他工作。古道看雪兒完成了三分之一的初稿後,並未顯得疲憊憔悴,反而精神不錯、心情更好。熱情伺候愛妻吃了頓豐盛的著述接風家宴,八菜兩 湯都是古道的拿手名菜。又安排了熱水沐浴,白雪竟沉睡了三十小時,才徹底醒來。接著,洗漱、正餐、練功三小時,聽義父演奏的小提琴協奏曲和交響曲三小時,古道輸親和柔功一小時,白雪完全從三個月的忘我著述中恢 複如初:內功充溢、神采奕奕;心靜專一、創思清奇。
召開新長征後第一次正式著述會。娟、梅準時到群、宋宿舍會合,當晚十時一齊到恩師家密室赴會。白雪已安排了通宵的議程。
第一項議程:群山彙報群、娟兩人收集、整理的世界最新公布的一百個新礦床、礦田案例。紅五類子女方娟出麵、江山市拿著袁劍、古道學部委員在江山、武漢任何圖書館通行無阻的特別借書證,到省、市、各大學、研 究機構圖書館;兩人又出差北京,拿著白雲、張煥學部委員借書證,到北京圖書館、地礦部圖書館等,借出各國最新地礦圖書、期刊查閱,凡新礦床(田)資料。複印一份帶回。其中包括澳大利亞奧林匹克壩多金屬特大礦, 不少斑岩型銅、鉬、鎢、鉛鋅特大礦、穆龍套特大金礦等。
群山彙報說:“因文件作者的礦床分類和構造觀點不同,礦床的分類、歸類相當混亂,不便利用和對比。為了著述方便,應從恩師“裂穀複合富礦理論”為體係歸位。首先分:裂穀礦床與非裂穀礦床;裂穀礦床分單一礦 床和複合礦床。複合礦床分幾類,請恩師定奪。”
白雪說:“很好。以前整理了超大礦床(田)約八百個,占當時世界礦產儲量約80%;現又整理新礦床(田)一百個,占新增礦產儲量比例會在同一水平上。我們的《三部曲》就主要以九百個超大型礦為基礎,儲量占世界 礦產總儲量約80%,已經完全能代表富礦規律。我的理論強調‘富礦’而不是‘成礦’就是這個道理,把占世界儲量80%以上礦床(田)規律搞清楚了,對人類的礦產利用是最有決定意義的。
“礦床歸類,為著述方便,可按群山建議辦。複合礦床可細分為:多礦種、礦源、成因;多通道、載體;多儲體、礦層、類型;多期次、時代四亞類。但原作者的歸類應注明。按我們理論的礦床分類,我會在《礦床論》 中闡明。”
第二項議程:宋卯彙報《三部曲》插圖、照片編彙、編製的策劃。
宋卯彙報:“我和紅梅研究的原則是:圖文並茂,圖服務於文。以圖片增加文字的準確性、總體性和直觀性。《礦床論》《巨礦篇》以科學性、總體性、直觀性為主、兼顧藝術性;《趣礦篇》,加強藝術性、簡約性,兼 顧科學性。即使是同一個礦床(田),三本書圖件不重複,表現內涵各有偏重。《礦床論》《巨礦篇》,請恩師、群山先選好底圖或繪出草圖,我借助計算機統一修改出正規圖件,再交作者審核,提出修改意見我負責修改, 直至滿意定稿。”
白雪說:“《三部曲》既構成整體、又側重分工。這個整體圍繞一個主題:‘天下礦床之規律’。《礦床論》是係統透徹闡明‘裂穀複合富礦理論’的係統和整體;《巨礦篇》科學闡述最超大、典型、多樣的礦床(田) 案例,是《礦床論》的案例展示和精彩片摘;《趣礦篇》,是通過各個有趣味故事的礦床介紹,普及礦床科學知識。宋卯能正確把握三本書的側重區別又圍繞一個整體,才能做好圖件選擇和編製工作。圖件很多是選擇原作者 圖件或適當改編,完全自己編繪是少數。宋卯能自如運用計算機修改、編繪圖件,是個方向,增加了規範性,加快了進度、減少了工作量。”
第三項議程:娟子代表娟、梅彙報著述的輔助和服務工作。
“我倆還是學生,就榮幸參加了恩師《三部曲》的輔助服務工作,是最難得的學習機會,會受益終身。按恩師計劃,著述會出四到五稿。每稿都會有許多改動,而且有的打字、有的手寫。為了各位修改方便和存檔規範, 隻要諸位完成一部分,就交我們,我們立即以統一格式打印出來複印,一式五份,兩份恩師,群、宋各一份,一份存檔。存檔一份交恩師和作者審閱無誤後,存檔編號、登記造冊。封存後放恩師家,由我日常管理。文革結束 ,恢複了正常檔案製度後,由恩師定奪,向有關部門移交。紅梅負責圖件、數據、礦山案例編錄,協助宋老師入數據庫,負責數據庫日常管理、查用。”
白雪高興地表揚了一下兩位小秘書:
“你倆年齡最小,心最細,又很負責,還要聽課學習。好在你們搶在前麵,許多專業課野外都學了。我們是一個著述整體,輔助服務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就這麼辦。”
群、宋兩人聽恩師表揚自己的女友和學生,比聽表揚自己還受用,大受鼓舞。
第四項議程:討論《巨礦篇》大綱。
群山講述大綱要旨:
“《巨礦篇》是《礦床論》的副篇。主要對象是地礦資源的大學生、中技生、研究生;地礦戰線職工;對地礦有興趣的青少年和民眾。是《礦床論》案例的擴充和展示。因此,理論指導是“裂穀複合富礦理論”;內容上 科學、嚴謹、準確、典型;行文上簡潔、有序、邏輯;與《礦床論》關係上:服從主卷、服務主卷。案例可重複,視角內容各有側重不重複。它兼有普及性,所以內容行文上,力避深奧、晦澀、模棱兩可。每個案例必有插圖 ,一目了然。《巨礦篇》又可理解為《最礦篇》:世界(中國)最大的礦床(田);品位最高的;經濟上最重要的;最典型、最常見的;最獨特的;最奇缺的;民眾最感興趣的礦床(田);本世紀最重大發現的礦床(田)等 。我準備初稿寫出200座礦床(田),再來挑選,定稿保留150至160座就可以了。體係上,以礦極、礦軸、富礦帶相同排一起,介紹礦床裂穀背景和特征可隻介紹一次,避免重複,也可反映礦床的共生組合特征;這一組中,再 按主要礦種排順序是:黑色—有色—貴重—稀有(金屬)—非金屬—有機能源順序;國內與國外,各五洲交叉排列。世界這麼多國家,保持國內礦床(田)占40%~50%,就非常突出了。我們著述的是《巨礦篇》,不是《中國巨 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