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可能是絕大多數姑娘們一年中最喜歡的月份,真的,2月的情人節也不見得能抵得上11月的魅力,因為,全世界從這個月起基本上都開始進入打折季了。一聽打折,不知有多少人的腎上腺激素都開始分泌,但是您別急,花錢也是一門學問,在這個領域裏,您看看您“撿白菜”(網絡專業購物術語,意為“買到像白菜一樣便宜的好貨”)的段位到底幾何?
首先是“商場派”,如果您“血拚打折季”的戰績還隻停留在年底去各大商場淘點“滿500返100”之類的便宜貨——尤其是您的坐標如果還被鎖定在中國大陸地區的話,那小狸隻能遺憾地告訴您,您的撿白菜段位頂多是入門級;而如果您說您這個“雙11”耗了個通宵未睡,就等著第一時間把“購物車”裏囤積的寶貝們送去“付款”,在各種網絡堵塞中,您拚命點擊、點擊、再點擊,最終付款成功,秒殺到大量打折的國產日用品……那麼恭喜您,您這個“淘寶派”的白菜段位可算個中間級。什麼?您說您不信像您這樣的“雙11大贏家”還算不上高手?告訴您,還真不算,如今真正的白菜高手都在“海淘”。
海淘者,海外淘寶也,即人在國內而到國外網站購物。與淘寶不同,海淘淘的都是國外產品,就算是made in China也都是大牌代工,這些商品要麼國內根本買不到,要麼賣得死貴永不打折。而到了國外網站,本身定價就便宜,就算是平時不打折買原價,算上運費關稅也比國內定價要便宜三分之一到一半,若趕上年底折扣,這白菜能撿到手軟。口說無憑,有媒體采訪了個“白領韓先生”,人家美國網站買了8件衣服褲子鞋,比國內整整便宜了7000元。
如果單單是便宜也就罷了,問題的另一層關鍵在於品質。在假貨遍地、山寨橫行的今天,就算您“不差錢”不在乎那倆子兒,可東西您吃著用著放心嗎?而貨真價實的品質亦是相當一部分海淘族的出發點。最明顯的,不少年輕父母因為信不過國內的奶粉——不管是國產的還是所謂進口的,而幹脆到海外網站直接買。
海淘這事在一兩年前還是“小眾文化”,如今卻大有井噴之勢,比如支付寶提供的數據就顯示,在剛剛過去的美國“黑色星期五”(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感恩節,轉頭的星期五被稱為“黑色星期五”,從這一天開始,各大商家開始打折季促銷)後的數天裏,中國網民的跨境消費額同比增長了140%,其中,北京網民跨境網購消費占全國交易量的21%,排名全國第一,其後依次為上海和廣東,而京、滬、粵三地的消費額超過了全國海淘總量的一半。
年底了,時髦的姑娘小夥們,信用卡和鼠標都準備好了嗎?
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