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幾百號自稱是幻仙科技公司員工的人向新加國遞交了入境申請,對此新加國還真無法拒絕。
你將那珊瑚礁給了別人,總不能不允許對方派人來開發吧。雖他們在做這件事情時耍了心眼,弄了個完全無開發價值的珊瑚礁,但這種話隻能藏在心裏……
這些人入境之後,紛紛租船前往黃金島。
幾乎是與那三艘巨輪同一時刻,這些“員工”抵達黃金島,在與巨輪上的船員履行了手續後,這些員工才是工作。
這種巨輪自帶有型起落架——這裏所的型那也是相對的,至少要吊裝這些十來米高的箱體還是沒問題的。
也沒見那些員工忙活多久,一個個密閉的金屬箱體便被推到海水中,隨後便有員工跳海,將這些箱體一一連接……
箱體沿著那珊瑚礁固定了一圈,原本隻有幾平方米大的珊瑚礁,頓時變成了方圓近百米的平地。
當然,此刻它是平地,其實更像是一片寬敞的甲板。
而此刻,三艘貨輪上的箱體才剛剛減少了三分之一,隨著一個個箱體繼續扔下海,“甲板”的麵積也越來越大。
遠在數公裏遠的海麵上,一艘型海警船漂浮在海麵上。
在船舷內,十多人站在那裏,手握望遠鏡,一個個麵帶震驚。
這些人都是新加國的官員。
雖然之前在與沈冰的談判中,他們自認為鑽了空子,幻仙科技拿到這個島也難有作為。但對於幻仙科技如此大張旗鼓的弄了三艘超級巨輪過來,而且還都是滿載的,另外還派了幾百號員工過來,對方總不會是跑來觀光旅遊吧。
所以他們派了人過來監視,看看幻仙科技到底要搞什麼花樣。
結果他們就震驚了。
那原本看起來像是一個個集裝箱的東西,根本不是什麼集裝箱,而是用來鋪設在海麵上,形成一種獨特的“地麵”。
他們震驚的不是這些箱體能夠在海麵上漂浮——不管是哪一個國家,都有能力弄一個箱子漂浮在海麵上。
可當大量的金屬箱體聯結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後還能穩定的浮在海麵上,這就很牛逼了。
要知道在海浪的作用下,箱體之間相互擠壓拉扯的力量非常巨大,哪怕再怎麼堅固的金屬,也有一個承受的極限,這也是傳船舶為何無法無限增大的主要原因。
可眼前,數百個箱體相互連接,形成的表麵麵積比數個足球場還要大,這裏麵的技術難度,高到難以想象。
更讓他們不解的是,這些漂浮於海麵上的箱體,為何沒有隨著海浪起伏?這裏麵是不是有什麼奧妙?
雖然這些新加國官員搞不清楚這裏麵所蘊含的技術,但他們卻弄明白了幻仙科技的目的。
幻仙科技確實是在填海造陸,呃,這裏用填其實不準確,應該用鋪這個字——鋪海造陸。
這才三艘巨輪拉過來的零部件,要是再弄上幾十艘貨輪過來,其麵積豈不是要超過一平方公裏?
這就超過新加國千分之一的國土麵積了,諷刺吧。
當這裏的情況彙報到新加國高層麵前時,一個個腸子都悔青了,誰曾想到幻仙科技還能搞出這樣一出?完全防不勝防。
再想想當初的合同,新加國高層不僅腸子青了,連臉都是青的。
按照當初的合同約定,他們無法限製幻仙科技依托那座珊瑚礁擴充麵積的行為。
這時候他們也終於明白了,為何幻仙科技當初簽訂合同之時,要求不使用填海造陸這一詞語,而是用擴充可用麵積這一模糊詞彙代替。
現在他們的處境非常尷尬,要是真不做出限製,幻仙科技或許能將整個新加國海麵上鋪上這種箱體。到時候新加國還是新加國嗎?
可如果幹涉,以什麼理由開口呢?
很顯然,幹涉是必須的,新加國還不想亡國。
但幹涉到什麼程度?直接讓其停止這種“鋪海造陸”的行為?還是要求其不能進一步擴張?亦或者給其定下一個上限,擴張的麵積不能超過這個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