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三淩重工董事長在兩前就失蹤了。
當時侍候這老家夥的保姆一大早起來,便發現臥室裏沒了人。
一開始他們還以為董事長隻是單獨出門去了呢,畢竟臥室裏整潔如新,不像是出了事情的樣子。
可等到早餐時間還了無音訊,打電話也沒人接,這才緊張起來。
由於三淩重工在倭國的特殊地位,國家層麵的力量第一時間對此事展開了調查。
結果當然是毛都沒查到。
不論是周邊監控,還是三淩重工董事長所住的莊園內部監控,都隻看到其昨晚回家時的記錄,卻沒看到對方是什麼時候離開的。
整個人就像是突然消失了一般。
這太特麼的詭異了。
由於擔心董事長失蹤一事會引起集團的穩定,甚至可能引起民眾的質疑,所以高層暫時將這事兒瞞了下來。
可紙終歸是包不住火的,星期一這早上,三淩重工的員工便發現平日裏雷打不動的周一例會竟然沒開,於是私下裏便有了傳言。
到了下午,一些集團的中層給董事長打電話發現沒人接,這種不安情緒更嚴重。
甚至網上有一些陰謀論者,認為是不是倭國政府將他們的董事長給關押了。
畢竟在倭國這一畝三分地上,敢動三淩重工董事長的也隻有政府。
好大一口鍋落在了倭國首相腦門上,他當然不想背,於是便讓東京都警視廳發布了官方消息,稱三淩重工董事長神秘失蹤,目前正在調查之中。
這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國內民眾頓時嘩然。
三淩重工董事長都能失蹤?要知道這廝絕逼屬於倭國政商體係中最頂層的那一撮人之一啊!
這樣的人必然處於層層保護之中吧,怎麼會失蹤?
沒人認為這次事件是普通的治安案件,一定是另有內情。
好吧,這一點誰都能猜到,可關鍵是內情是什麼呢?倭國首相的那些幕僚也為此頭疼,完全毫無頭緒。
這絕對是有人針對三淩重工,亦或者是針對董事長本人。
可三淩重工能發展到今這種程度,得罪的人還少嗎?誰特麼知道是誰幹的?
前不久三淩重工倒是與華夏鬧出了一些事情,但華夏都已經抓了一大群人,現在還關押在對方的牢獄中,其中有幾個甚至被判了死刑,這事兒在別人看來是倭國被打臉了。
現在雙方隻是在打口水仗,而且以一直以來華夏處理外交事務的手段,這件事情應該也隻是打打口水仗就完了。
再了,倭國對華夏的堤防從來都沒放鬆過,華夏若真有從倭國綁架三淩重工董事長的手段,那還不如直接將首相或者皇給綁了,那效果更好。
這次事件無疑成了這一全球最大的一個新聞,各路媒體紛紛湧入倭國,希望能就此事采訪到一些獨家新聞。
各大新聞媒體,不論是官媒還是民間傳媒,都爭相報道了此事,就連華夏國內無數新聞頭條都刊登了這則新聞。
誰特麼敢不刊登?無數華夏人們等著看呢,你不刊登就等著網站訪問量降低,等著報刊訂閱量減少吧……
這一,華夏的報亭生意突然猛增,各類新聞報刊幾乎銷售一空,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就是那位失蹤的董事長先生。
賣報紙的基本上都是年過六旬的老人,他們不熟悉電腦和智能手機,除了電視之外,新聞獲取渠道就隻有報紙了。
特別是那些從當年的抗倭戰爭走過來的老人,誰不對三淩重工充滿恨意啊。作為倭國的頭號軍火供應商,當年屠殺華夏人民的武器,至少有一半是這個公司製造出來的。
現在三淩重工出了事,他們自然關心。
而在網絡上,關於此事的評論層出不窮。
“哇……老爺有眼,這報應來得太快了吧?”
“快個屁,當年犯了那麼多惡事,現在才出了點狀況。”
“怎麼隻是失蹤了一個董事長呢?要是三淩重工總部大樓直接炸了,那就……”
“樓上太喪心病狂了!這會殃及多少無辜?”
“樓上二貨,三淩重工總部裏的那些人有無辜的嗎?”
“你們這件事情是不是我們大華夏的人做的?”
“求樓上別主動背鍋!這事兒絕對不是我們幹的——就算是,那也不是!”
各種言論甚囂塵上,似乎許多人都在彈冠相慶。
當然,也不排除有那麼一撮精日分子,為三淩重工董事長被綁架而感到痛心,甚至在譴責實施綁架的人,認為這有悖於人權。不過這些言論剛一冒出來,就被淹沒在無盡的口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