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熙立刻點頭,攤手,
“是啊,上上下下都不樂意,視為苦差事。哎,壟斷了仙門所有弟子,乃至符師以下的衣衫,就是民生中最重要的‘衣食住行’,每年能得多少報酬啊!“
“既然如此……那春熙你就好好開的‘綴……呃坊’,悠悠、佩,明兒你們便去找你們的姐妹,替春熙宣揚宣揚。“
年輕的姑娘穿著漂亮的衣衫,哪有不願意顯擺的?悠悠和佩都答應了。
袁聖音見兩女臉上真爛漫,嘻嘻笑成一團,對比春熙已經開始為自己在仙門的立足籌謀,心下微微一歎。隨意的開始閑聊,其實她話中藏著許多宗門內部的玄機,這可不是什麼入門弟子的課程,就能得到的第一手資料。
非身處其中,經曆過的,都不得而知。
春熙一麵笑著應和,一麵豎著耳朵,記憶每一句話、每一個字。最後歸納總結,九陽仙門,為何從符仙門分成九大宗門?
彼此既競爭,又和諧?
簡單點,最開始分裂紫陽、藍陽、雪陽,便是“激進派““中立派““保守派“的區別。
雪陽祖師認為符祖所傳的“古符“就已經足夠威力無窮了,身為弟子,連老師的傳授,都沒完全掌握,還整胡亂猜測地的其他符籙,不是舍本逐末麼?
激進派紫陽則認為,古符再厲害,但地之變、四時冷暖,也是認識地大道的渠道,符籙之道不是死的,而是靈動的,是生動的。身為符師,追隨的應該是更高深、更精妙的符籙之道,死死抱著古符算什麼?這才不是老師符籙之道的精髓!
至於中間派藍陽派……就好像沒什麼堅定的立場了。一時覺得雪陽也對,一時又覺得紫陽有理。古符,他們不肯放棄,可古符的感悟對弟子資質的要求太嚴苛了,不得不學紫陽感悟地自然的符籙。
到後來,雪陽宗內部,誕生了更加“保守嚴苛“的墨陽宗,關係一度和其他宗門交惡。隻是沒有仙門的資源和支撐,墨陽弟子……稀少到險些斷了傳承!沒辦法,他們隻能住在最偏遠的黑風崖,除了廣選弟子,平時極少參加宗門活動。
藍陽呢,“中立派“又被稱之為騎牆派,兩邊都不怎麼待見。但也有人覺得,中立怎麼能算錯?完全可以取兩邊之長啊。曆史上出了幾位驚才絕豔的弟子,試圖融合紫陽雪陽兩派的優異長處,沒想到,反而讓藍陽內部也分裂了。
青陽——偏向紫陽,汲取“人合一“理念,認為符籙可以改變創造環境,讓修行者更好的修行。排斥墨陽的苦修士做法。
碧陽——汲取“道法自然“理念,門人弟子感悟古符為本心符,而後學習紫陽“紫荊道人“的≈l;地符籙典藏≈g;,上麵收錄了十萬個符籙,學會兩千左右,便足夠用了。
別以為青陽碧陽,同出一脈,就關係和睦了,“人合一““道法自然“,似乎沒多大差。實際上兩派的鬥爭,常常需要掌門來調解。
夾雜在中間的藍陽,各項都不突出,早就失去了地位,這邊也好、那邊也不錯,結果就是各邊都不當一回事。
至於紫陽內部的紛爭,就一言難盡了。
紫荊道人撰寫的≈l;地符籙典藏≈g;後,弟子在之後的三百年內,陸陸續續又添加了五萬個。直到近些年,增加的次數才少了。大概都被發現完了?
總之,這麼多的符籙,誰能都學會啊?世界上的縱之才,畢竟是少數。退一步,大家全都掌握了,等到需要用的時候,誰有那麼多思考時間,還不是常用的那幾個?
丹陽宗最先提出,隻固化幾個使用頻率最高的就足夠了。他們不再研究符籙的多樣性,而是化繁為簡,祖師有十萬符籙典藏?他們專門編寫簡易版的≈l;典藏≈g;,不到五千符,務必讓所有弟子最快速度掌握,並且還學得很好。
隻是這樣一來,就失去了祖師感悟那麼多地符道的意義,等於為了一時的方便,放棄了大道啊!
丹陽宗是所有宗門中,發展最迅速的,弟子最多的,隻是也最不受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