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本地居民們熱火朝天,工程師們在一旁規劃商討,看到約瑟夫到來居民們雖然不舍得放下手中的工作,但還是很恭敬的對著約瑟夫行禮。
他們自然認識約瑟夫,硬幣的背麵就是約瑟夫的頭像,這也許就是貨幣上頭像的真正價值、意義所在。
隨著一個個綠洲小鎮的建設,西撒哈拉地區居民的歸順越來越明顯,他們是從心底裏感激約瑟夫,哪怕在一些宣傳當中約瑟夫是“侵略者”。
其實換做任何一個地方,居民都不會歸順的如此順利,畢竟他們內心有信仰、有國家,即便給予再多的好處、福利,他們的內心依然會有一種別扭、憤恨。但西撒哈拉地區不同,這裏有不同的信仰,可是他們沒有國家。
西班牙移民、摩洛哥移民、西撒哈拉地區本土居民,如果說真正的有國家,那麼也隻是那些西撒哈拉地區本土居民,但是他們已經太長時間沒有屬於自己的國度,並且沒有太過明顯的統治,因此他們的腦海中根本沒有國家概念。
西拔牙移民不用多說,這裏最期盼諾德公國統治的就是他們,畢竟對他們而言再怎麼說諾德公國也比摩洛哥王國更有親切感。
摩洛哥移民?暫不說這裏是摩洛哥王國出售給諾德公國的,且說摩洛哥已經有過補償政策並且允許他們回國,可是他們貪圖諾德公國的福利而不離開,因此他們內心也沒有太多的憤怒和抱怨。
當然,他們也有不滿的地方,那麼就是諾德公國的福利沒有在這裏通行。阿拉木教長很不滿也沒有辦法,畢竟當初兩人約定的是阿拉伯人不會在這片土地上受到歧視,享受諾德公民的一切待遇。
現在自然也已經享受到,至於福利?諾德公國現在已經取消自己的高福利,阿拉木教長還能夠說什麼?不過完全取消福利也不可能,最起碼養老保險金還是有的,醫療和教育也豁免大部分,同免費上學和治病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這些在西撒哈拉地區也照樣如此,每年一次的體檢、年過五十歲擁有足夠養活一家的保障金、教育和醫療接近百分之九十的免除,這些都足以讓任何國家的公民感激涕零。
其實關於醫療上每年的投資根本不用太多錢,諾德公國的蔬菜、瓜果大部分都是無公害,牛羊也是經過嚴苛流程出現在市場上,衛生保障良好的情況下疾病很難在諾德公國滋生。而且現在諾德公國大規模倡導瑜伽、太極拳之類的養生運動,免疫力提升得病自然也就不是很容易。
根據諾德公國衛生部顯示,1984整整一年的時間醫院的看病率也不足一千例,當然這並不代表著諾德公國醫院就病人稀少。由於醫療水平的緣故,歐洲很多國家的重病患者都喜歡來諾德看病,畢竟現在市麵上大量的特效藥都出自諾德公國。
醫療如此,教育也無需多言,上百名知名教授的學院如果還不能占據一定的位置,那麼隻能說歐洲的學校們實在是太厲害、競爭力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