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誰是那多(上)(3 / 3)

千年地宮終於觸手可及了,但覆蓋在地宮口的石板卻有著千年高齡,從任何一邊開啟都有令石塊碎裂的危險,於是專家決定先將石板原先裂開的小塊撬走,然後再整塊扳起。

十一時十八分,石板被成功開啟。千年的麵紗終於撩起,一鏽跡斑斑的鐵函和一尊佛像出現在眾人麵前,使所有在場的人都為之興奮。但是,由於地宮已被水浸泡過,埋在地下的文物位置混亂,陷於淤泥無法搬動。人們遺憾地無法當場知曉,這深藏了千年的鐵函裏究竟裝了些什麼。

《浙江日報》2001年3月12日

遊手好閑地渡過了四年大學生涯、又不是新聞係畢業的我,竟然被這家滬上知名的報社錄取了,實在令我有些意外。應聘前我並未存多少希望,畢竟這裏相傳是複旦幫的天下,不是複旦新聞係畢業想在這裏的新聞部留下,除非才華出眾就要有關係。也許這也算是際遇吧,無論如何,我現在已經是一個記者了。

由於部裏所有的條線都已經滿員(我一直很奇怪,為什麼沒條線可分還要招人),我是沒有固定的新聞線索來源的,我成了個遊蕩者。隻要有突發事件,或是重大事件,都歸我報導,千斤重擔壓在身,絕對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不過,我那多多姿多彩的記者生涯,也由此而始。

建黨八十周年就將臨近,作為滬上的主流媒體,根據慣例和上麵的要求,我們很早就開始著手準備相關的人物報導。我這次被派到的任務,是去做一篇馮立德的專訪。

馮立德,今年四十八歲,壯年。國內考古界後起之秀,主持過多項重大考古,比如今年三月杭州的雷峰塔地宮考古,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我做人物專訪的習慣,是事先多搜集一些此人的信息,然後選擇一個切入點。而采訪馮立德,切入點無疑是幾個月前他剛主持過的雷峰塔地宮考古。

然而,當我上到馮立德的個人網頁,去搜尋更多我想要的信息時,卻發現了一個奇怪而有趣的現象。

馮立德的個人網頁有個很配他行當的名字:千古之門。這個"千古之門"在業內還算是個小有名氣的網站,因為上麵不僅有馮立德最新的學術論文,還有一個異常活躍的考古BBS,作為版主,馮立德經常會在BBS上回答眾多考古愛好者提出的各種問題,使得這裏的人氣越來越高。

可是當我搜索與今年三月雷峰塔這次頗為成功的考古有關的問答時,卻發現問答之間不成比例,似乎在初期馮立德很樂於回答網友關於雷峰塔的問題,沒多久他卻完全終止了關於此類問題的回答。

而馮立德的沉默,始於一個名叫所羅門王的網友的一個問題。

問題是這樣的:馮教授,聽說您在三月十一日晚上並未回營地睡覺,請問您在哪裏,在現場考古嗎?

馮立德的回答是晚上回市區看一位朋友。之後,他就開始了完全的沉默。

我在筆記本上記了一筆,也許在采訪中用得著。

三天後,北京。

我在馮立德書齋中見到了他。

板寸頭,古銅色的皮膚,高挺的鼻子,雖然疲倦卻依然有神的眼睛,手很纖細。這是馮立德給我的第一印象。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