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使命(1 / 3)

陳逸帆歎了口氣,說道:“這都開學了,到哪兒租房子去?這種房子,得由細致、勤快的人經常打掃、保養,我住這兒,可以讓他省下一筆雇用費,反而幫了他一個忙呢。我免費替他幹活,他把房子借我住一下,正好扯平了嘛。”

陳奎生、方玉蘭對視一眼,覺得兒子說的話還挺有道理。

“好了好了,別瞎操心了。東西再貴,也是讓人用的。”

陳逸帆在薔薇花紋的矮腳軟墊椅上坐下,示意父母坐到旁邊的珍珠白色歐式長條沙發上。

“沙發再漂亮,也是讓人坐的。趕緊坐下歇歇。”

說實話,這種豪宅就算裝修得再舒適,他也不可能住得舒心。

因為,房子在無時無刻地提醒他身分、財富等等各方麵的差距,警告他不要對周宏遠癡心妄想。

他知道,周宏遠送他這套房子的本意並不是如此。

隻是,他的自卑是根深蒂固的,無從化解。

幸好再過14個來月,他就年滿18歲,可以不經過父母,進行**投資了。

到時候,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買套小公寓,為自己打造一個溫馨的小窩。

至於這套房子,他得想辦法還給周宏遠。

本來,陳奎生、方玉蘭計劃先帶陳逸帆去旅遊,現在,被這套豪宅刺激,他倆改變計劃,決定先帶兒子去看房。

發現手裏的存款隻夠在京大周邊買個30平方米左右的破舊房子,他倆被這裏的高房價嚇到了。

陳逸帆倒覺得房價便宜,因為,他知道,未來十年,這裏的房價還會漲七八倍,升至每平方米七八萬元。

隻是,他認為,現在最需要做的不是買房,而是圈地。

如果沒有種植基地,他始終找不到借口將係統空間裏的果蔬拿出來賣。

他現在還未滿18歲,無法在不驚動父母的情況下,用自己攢的錢財進行投資,隻能暫且依靠父母。

他找了一家代理注冊的公司詳細谘詢了一下,苦口婆心地說服了父母注冊公司。

將相關文件、材料提交給代理公司後,他又領著父母前往京城遠郊區的相關政府部門谘詢,做好圈地準備。

因為注冊、圈地耽擱了太多時間,一家三口還沒來得及出去旅遊,陳逸帆就要去京城大學報到了。

陳逸帆知道,9月7日上午前來學校報到的大一新生肯定特別多,選擇在下午4點左右過去報到。

不過,為了讓父母見識一下新生入學報到的盛況,他還是領著父母去了京大。

毫不誇張地說,整座校園真是人山人海、熱鬧歡騰。

那熾熱的氣氛,甚至壓過頭頂的豔陽。

陳奎生、方玉蘭有生以來第一次跨進京大,就跟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似的,看什麼都新鮮,心裏也有種孤陋寡聞的怯意,顯得束手束腳。

後來,發現好多人都跟自己一樣,每到一處都稀罕地看啊、摸啊,還不停地拍照留戀,他倆漸漸放開了,也拿出數碼相機到處拍照。

陳逸帆見狀,暗暗放下心來。

他之所以願意過來挨這份擠,就是希望幫父母消除這種自卑心態。

玉瀾湖的荷花已經凋謝了,隻剩下滿湖黃黃綠綠的荷葉和殘敗的蓮蓬。

這種透出秋之蕭索氣息的景致,竟也阻擋不了廣大學生家長的遊興。

看到大家你爭我搶地以玉瀾湖、德和塔為背景拍照留戀,陳逸帆暗歎京城大學的形象已經被全國人民給神魔化了。

陳逸帆為興致勃勃的父母拍了很多照片,還在他倆的要求之下,拜托別人幫忙,拍下一家三口的合影。

榮上居距離京大很近,步行隻需20分鍾,陳奎生、方玉蘭卻像兩個貪玩不肯回家的孩子似的,非要往人堆裏紮,跑到大學食堂排隊買午飯吃。

陳逸帆吩咐父親在排成長龍的隊伍那裏等著買飯,領著母親在擁擠而吵鬧的食堂裏轉悠,想要看看能不能找到快要吃完午飯的那桌,在旁邊守著等座位。

忽然之間,他聽到有人在呼喚自己,卻又因為周圍太過吵鬧而辨不清聲音傳來的方向,隻好環視四周尋找。

發現邱科含正立在5米外的一張四座餐桌麵前不斷衝自己揮手,他抬手回應,領著母親穿過擁擠的人流,來到邱科含所在的位置。

“我早就看見你了,喊你幾聲,你都沒聽見。”

邱科含兩眼亮晶晶地看著陳逸帆,一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的模樣。

接著,他轉頭看向方玉蘭,開始介紹。

“阿姨,您好!我叫邱科含,陳逸帆的高中同學,現在讀計算機係。這是我爸、媽。”

雙方寒暄完畢,方玉蘭應邀坐了下來,與邱科含的父母聊起天來。

邱科含則仍然站著,與陳逸帆交談。

“我已經報完到了,宿舍**鋪都整理好了。我住16棟2單元505。你呢?”

“我嫌人多,打算下午再去報到。”陳逸帆回應道,“我住朋友家,走讀。”

邱科含“哦”了一聲,有點失望。

“你不住校啊?”邱科含的母親郭新霞抬頭說道。

“我特意問了一下,知道生物係的新生住15棟,還為你倆住得近高興呢。我家小含認生、靦腆,從小到大隻會讀書,什麼活兒都沒幹過。我真想讓他就在家門口上大學。可是,他這回托你的福,分數夠上京大,總不能放棄這麼好的機會,隻好過來了。

“說實話,我對他真是不放心啊!聽說你很**,麻煩你平時多照顧照顧他,謝謝了!

“對了,你換新手機號了嗎?我存一下。萬一找不著他,我就打你的電話。你把我跟他爸的電話都存一下,有事情隨時聯係我們。”

陳逸帆從斜挎包裏掏出手機,與邱科含一家三*換了手機號碼。

郭新霞又跟方玉蘭要號碼,得知方玉蘭不用手機,她便存下了陳奎生的手機號。

郭新霞收好手機,衝著方玉蘭興致勃勃地說道:“妹妹,你們下午報完到就沒事了吧?我們去王府路逛逛吧?晚上去那兒的小吃街吃飯?”

“逛逛可以,但別買東西,也別在那兒吃晚飯。那兒沒什麼好東西、食物也不衛生,還死貴,就是忽悠外地人的。”陳逸帆說道。

郭新霞驚訝地睜大眼,失望道:“真的啊?我還指望到那兒大吃一頓呢。”

“那兒不行,有地方行。”

陳逸帆說著,從包裏掏出中性筆和一本便簽紙,給郭新霞畫了一張地圖,告訴她該去哪兒購物、哪兒吃飯、如何乘車。

周圍正在吃午飯的學生和家長們都是外地過來的,對京城基本上不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