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這般的算下去。無怪乎所有人都如此激動了!
劉易心中也是感歎,為了這次計劃。他算是把所有老本都給砸了下去了。卻也隻準備了一千畝地的種子。
其他不是劉易不想再買種子,而是這般的雜交種子,需要化肥。沒有化肥,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產量。劉易自己算來算去,能夠支持一千畝地的高產,已經是自己的極限了。
而且,從經濟上來看,還是入不敷出,虧本買賣。畢竟“超市”收購東西的價格太低,隻有實際價值的十分之一。
一克金子不過二十多塊,一克銀子,那就隻有可憐的幾毛錢了。劉易上次講有虞國公主墓中的陪葬搬空,也不過是換來了幾十萬的資金而已。
一畝地種子都要二三十塊,化肥農藥,一畝地也需要一百多塊。算下來,這一千畝地,劉易手中的資金,都是捉襟見肘,恐怕還不大夠。
而就算畝產兩千斤,一千畝也不過兩百萬斤罷了。按照一塊五價格算,也才三百萬,十比一的算,就隻有可憐的三十萬。
就算劉易把稻子全部收回去,也保不了本,ǔ?至要虧,血虧!更不要說,劉易從頭到尾,都沒有打算收回這些稻子了。
賬不是這麼算的!
劉易要的是轟動,要到是影響。想想看,兩千斤的畝產,在這方畝產地隻有一兩百斤的世界傳出去之後,會引起什麼樣的轟動?
可以說,到時候連皇家聽到了。都要恭恭敬敬地把劉易請到京城去,讓天下百姓供奉……
可以說,劉易就能夠一躍而成為農業社會之中最為重要的神祇。地位無可取代,無可動搖!
至於大麵積推廣麼?這是樣板田。
隻要自己能夠豐產的名聲傳出去之後,自己就不用再弄這些良種了。隻需要改進一下種植技術,雖然兩千斤的誇張產量再不可能出現。但是一年兩熟,千斤左右的產量卻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這些盤算,劉易並不打算讓人知道。他現在要做的也就是做個廣告而已!
不惜血本,就算虧本也不在乎。隻要成功了,劉易的收獲就會是千倍萬倍!
當下,劉易開始教起這些人如何種植水稻。如何播種育秧,如何插秧施肥等等……
這方世界種植技術極低。劉易見過此地有些種水稻的,完全都不講究這些。否則就算沒有良種化肥,產量也不至於如此之低。
要知道,劉易隱約知道,原本世界,在宋明時代,江南地方畝產水稻都能夠達到六七石之多。換算下來也就是有著七八百斤!
這就完全是憑著一代代的自己挑選育種,和精耕細作,以及挖塘泥來補充肥料了。
總之,這次會議之後。三個村裏很快都行動了起來。各家按照人口數量,分配了稻種。然後就準備春播。
好在這鳳來山下水源豐富,原本種植栗米的田地,很容易改造成水田。弄出千畝水田來,並不是什麼難事。
再加上劉易這個山神土地坐鎮,引導地脈水力,那就更加方便了。也不過幾天,就把千畝水田改造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