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1 / 2)

陸承啟笑道:“不知道耶律大使什麼時候回國?”

耶律良說道:“吾等出來時日久矣,最多再逗留一日,便要回國了。”

聽了耶律良的話,陸承啟沉吟了一會,說道:“也罷,今日便談妥細節吧。禮部尚書何在?”此刻在隨行百官裏麵的禮部尚書,聽得陸承啟召喚,連忙出列說道:“臣在!”

“馮卿,你現在便與耶律大使談罷,朕對細節方麵不甚了解,還是你來。”陸承啟淡淡地說道,並沒有掩飾他的不懂之處。

馮承平還真想撂擔子不幹,由陸承啟一手包辦了。按照陸承啟的授意,國與國之間的談判,已經超出了馮承平的認識。寸土必爭,寸步不讓,唯一的目的就是保住國家核心利益以及國家主權,領土完整。這些個詞彙,馮承平連聽都沒聽過,還是陸承啟解釋了半天,什麼是核心利益,什麼是主權,領土又是怎麼回事。

馮承平那個裝滿了經典,儒家學說的腦袋,弄了半天,才明白核心利益是維護大順朝的基本製度和國家安全;主權是指一個國家能獨立自主處理自己內外事務,管理自己國家的最高權力。領土完整好理解,但陸承啟的意思是,大順朝是建立在曆朝曆代上麵的,漢代的領土擴張到哪,哪裏便是我朝故土;大順的軍隊曾經打到哪裏,哪裏也是曾經的領土。就算一時占不回來,也要想辦法打嘴仗,占點嘴上便宜。說白了,就是強硬到底。

馮承平被陸承啟繞到瘋了,儒家學說裏麵,哪裏有如此無賴的思想?也不知道楊太師當年是怎麼教導陸承啟的,一肚子壞水,根本不像是飽讀詩書之人。一口一個利益,一口一個買賣,這不活脫脫是一個市儈商人嗎!

馮承平不想接這個差事便是這樣,陸承啟的話,讓他直接懷疑自己讀了三十多年的儒家學說是錯的,因為陸承啟言辭錚錚地說道:“在談判桌上,沒有朋友,隻有敵人!跟敵人講仁義道德,就等於是送羊入虎口!肯定,也是必須要寸土必爭,寸步不讓。放心,有朕在你們的背後支持你們,有大順朝廷在背後支持你們,有萬萬大順子民在支持你們,你們怕什麼?”馮承平和劉庚前往談判時,陸承啟如是說道。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為了保住自己的鐵飯碗,還是捏著鼻子認了吧!馮承平心中哀歎一聲,還是應聲而出,在文武百官麵前,像一個市儈商人一樣,與耶律良爭執起來。

看到平時溫文爾雅的馮承平如此不顧形象地與人爭執,所有的文武百官都驚得眼珠子瞪大,好似不認識他一般。

唯獨陸承啟臉帶微笑,饒有興趣地看著。心中卻道:“早知道契丹人就一場比賽射箭就認慫,我就不弄這麼多虛的東西了,直接單刀直入,逼他們認輸就是。嗯,也是了,金庸筆下的耶律洪基不也是這樣,看見武功卓絕的蕭峰,不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直接與他結拜成兄弟,封了南院大王的大官?看來這是契丹人的死穴,這一點倒是得好好利用起來。對了,蕭峰,聽王韶說,確實有蕭峰這個人,我還以為是金庸杜撰的人物。就是不知道這蕭峰這廝,武功是不是也一樣這麼厲害,比這盧胖子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