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承啟隻是對鐵軌、火車有一個模糊的記憶而已,他也差不多忘了真正的鐵軌是什麼模樣的。更何況這是馳道,與鐵路有有所不同,他也提不出什麼好的建議。最讓人抓狂的便是這樣,明明知道鐵路的重要性,馳道也做出來了,可效果差強人意。這馳道能用,但不堪重用。速度是有了,安全性不能保證,這就有些鬱悶了。
沈括說道:“陛下所言極是,臣也有這般顧慮。隻是至今尚未有一個方案,能解決這個問題。楊太師已經讓學子們集思廣益,攻堅這個問題了,可還是沒有任何頭緒。”
陸承啟也知道,這個時代尚未有力學之說,對於離心力的研究還沒有開始,哪裏懂得如何克服這個力量?他也不是理科生出身,對於這個問題也是束手無策。這就是文科生的尷尬之處了,對於天下大勢,經濟時局,政務處理都能頭頭是道,一些簡單點的器械也能明白怎麼造。可一涉及到高深的物理學、化學知識,那就兩樣一捉瞎,全靠蒙的了。
連正史上兩位宋代大才,沈括、蘇頌都沒辦法弄好的東西,陸承啟自認沒有這個能力,比這兩位大才更厲害。所謂術業有專攻,他一個文科生,能知道這麼多東西就不錯了。
在一旁靜靜觀察的周芷若,突然開口說道:“我倒是有個主意,你們看成不成?”
唐勳有些驚喜地看著周芷若,說道:“娘娘請說!”
周芷若來到馳道旁邊,輕輕蹲下身子,指著馳道裏麵的凹槽說道:“裏麵都凹進去了,外麵也可以凹進去啊。再把馬車的輪子,做成向裏麵凹的,不就解決了問題嗎?”
陸承啟聞言,眼前一亮,高興地扶起了周芷若,感受她那柔軟的身子,一陣意亂情迷地說道:“梓童不愧為朕的賢內助,這個法子好!”
唐勳聽了,仔細地思索起來。沈括、蘇頌的思維轉的比較快,立即撫掌說道:“娘娘大才,臣等不及也!”
過了好一陣子,唐勳也明白了周芷若這個辦法的實用性在哪,也歎道:“娘娘果然天資聰慧!”
陸承啟也知道,周芷若提出的辦法,就是後世火車輪子的模樣。可惜這個時候沒有橡膠,隻能把馬車車輪做的長一些,稍稍卡住兩邊就行了。
這個辦法,使馬車車輪的凹入的地方與鐵軌親密接觸,有效地提升了速度,還能防止馬車脫軌,實在是一舉兩得。怪不得沈括、蘇頌都自歎不如,周芷若這個想法,果然是妙不可言。
周芷若臉皮薄,稍稍掙脫了陸承啟作怪的大手,紅著臉說道:“我可沒你們說得這般本事,起碼我不會造這個馳道,造這什麼車。你們都是大人才,不然皇上也不會重用你們了。我可不止一次聽皇上誇你們,早就想見見你們是何方神聖了。今日見了,果然很厲害!”說著,她自己都掩嘴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