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不完美的馳道(1 / 2)

拗不過纏人的周芷若,陸承啟隻能自認“倒黴”。兩人換了常服之後,由拱辰門悄悄地出了皇宮。拱辰門是大順皇宮靠近後苑的門,順初,太祖為了表明勤儉愛民和對農事的重視,在皇宮中設觀稼殿和親蠶宮。在後苑的觀稼殿,皇帝每年於殿前種稻,秋後收割。皇後作為一國之母,每年春天在親蠶宮舉行親蠶儀式,並完成整個養蠶過程。

其後,因皇宮之中親耕不容易被百姓看到,所以文宗決定,以後親耕都設置在城郊皇莊之中,讓更多的百姓看到,皇帝是如何重視農桑的。

自福寧殿長廊而出,過迎陽門、臨華門,出拱辰門,便算是出了大順皇宮。隻不過宮牆外麵尚有一處延福宮,乃是帝、後遊玩之所。起初規模並不大,後經擴建修繕,已漸成長安城最大園林,與城外上林苑遙相對應。

自延福宮東門而出,便算是到了鬧市之內。一靜一鬧之間,不過隔著一道宮牆,頗有大隱隱於市的意味。

出得皇宮的周芷若才算變成了那個十六七歲的小女孩,見到任何新奇的事物,都要驚歎一番,跑將過去,翻看半日。陸承啟心急火燎想要看到最新研製出來的馳道,多次催促,才算是讓周芷若戀戀不舍地放下來,說道:“這些我全都要了!”

喜得那些挑擔貨郎,一個個都以為來了大金主,喜滋滋地奔前跑後,為周芷若服務。唯獨禦前侍衛長王彥宸,捂緊了幹癟的荷包,欲哭無淚。

見周芷若走得實在太慢了,陸承啟不得不讓已經幽怨萬分的王彥宸,自掏荷包去雇了一輛馬車,軲轆軲轆地朝城外馳去。

城防司也沒有阻攔,自從取消了入城稅和人頭稅之後,城防司的職責就變成了保衛京畿,保衛皇家設下的建築等。餉銀雖然有所提高,但沒有了灰色收入,這些城防司的士卒們,一個個都提不起精神,懶得管入城、出城之人了。也是長安城的犯罪率不高,不然的話,天天宵禁,他們可就有事情要做了。

由於要照顧不慣乘車的周芷若,陸承啟吩咐車夫趕得慢一些,也好讓那些在皇宮之中軟了筋骨的禦前侍衛們,鍛煉一下身體,跟著馬車慢跑一下。

王彥宸那是欲哭無淚,不僅要掏荷包,還要賣命奔跑,有時候他真的想撂擔子不幹這份差事了。奈何陸承啟待他實在不錯,逢年過節都記得他,賞賜了不少東西,才讓王彥宸繼續做了下去,痛並快樂著。

其實,陸承啟不曾忘了要給回他錢銀,都是王彥宸打腫臉充胖子,用剛剛學來的文縐縐的語氣說道:“為天子分憂,乃是臣子的福分!”

陸承啟也就半信半疑,沒有當回事了。隻是逢年過節的時候,賞賜給他的錢銀,要比別人多了些。哪怕是一部尚書看了,都豔羨不已,以為王彥宸深得聖眷。其實那都是用平時節省出來的俸祿換來的風光,其中艱辛,有誰知道?

馬車一路疾馳,看著已經長得鬱鬱青青的麥苗,陸承啟不由心情大好。此際正值盛夏時節,蟬鳴悅耳,熏風襲來,翻起滾滾熱浪。好在此刻穿的是涼衫,不然這樣的天氣,穿一件錦袍實在太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