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還是大商朝初建,神武皇帝葉廣文登極不久,改年號為“元興”。取得是《易經》中元、亨、利、貞的元字,表示中土上邦開國改元,從此大興了。
話說這葉廣文原本是默默無聞一個亭長,何德何能,可以被億萬兆民捧上這皇帝寶座?
原來卻是前朝大周帝王享受那太平盛世久了,漸漸生出懈怠之心。末代幾位君王更是終日飲宴,又大興土木,建造宮室無數,裏麵盡是搜羅來的天下美人。這大周雖然是傳國二十七代,也禁不住幾位帝王胡鬧,漸漸傷了元氣,終於搞得四海窮困、民眾叫苦不迭。
自古君王無道,便會有貪官汙吏,看那昏君不理朝政,便隻管撈錢。把個好端端的天朝上國七十二郡縣,刮去地皮三尺。時間一長,邊疆將士飽受那糧餉克扣之苦,便把守土保國的重任忘記到了九霄雲外,一心把兵器、軍糧買與那胡人。四周那些番邦小國,也都因此不安分起來。眼看中原大地就要是個血流成河、生靈塗炭的局麵。
早有各地的土地、城隍,見民眾困苦不堪,良善日少、惡霸日多。又有無數冤死的厲鬼,終日在奈何橋下痛哭,不肯轉世投胎,隻想抱生前一口怨氣。直把整個幽冥閻羅殿哭得搖晃不已。五湖四海的龍王受了天庭旨意行雲布雨,誰料人間怨氣太重,嚇得龍王在天上直打哆嗦,降不得半點雨去。一時間地上神仙恐慌,各地土地、城隍、閻羅、河海龍神的奏章如雪片般飛上天庭。
昊天上帝得了這些奏報,便叫身邊值日的王靈官去敲萬仙鍾,召集三十三天神仙到淩霄寶殿議事。仙家寶物,奧妙無方。仙樂剛起,已經傳遍天宮上下。頓時淩霄寶殿外霞光萬道,瑞氣千條,眾神仙或是駕雲、或是騎獸紛紛趕到。一時間宮殿裏議論紛紛。眾位神仙交頭接耳:天上太平無事,玉帝為何相召?
有好事的仙人,悠閑慣了,便說是地上又出來了厲害妖王,玉帝要發天兵天將前去征討,嚇唬得一些小神臉色大變。又有貪圖口福的長嘴仙,說是那蟠桃早熟,今日便要開蟠桃盛宴。站在周圍的掐指一算,離上次蟠桃宴的確也有八千多年了。也有說不問世事的仙人,眼觀鼻、鼻觀口、口關心,默默站在一旁。隻有那些道行深厚、法力高強的神仙站立在一旁,微笑不語。
待到眾仙列齊班次,行過禮儀,玉帝便開口道:“眾位卿家,各地土地、城隍、閻羅、河海龍神都有奏章在此,說如今那人間大周帝王昏暗失德,百姓困頓不堪。天下眼看就要血流成河、生靈塗炭,如何是好?”
大殿中一時間靜悄悄的,針落可聞。一些神仙麵麵相覷一陣,低頭看著腳背開始發呆。
等了一刻時間,隻見那太白金星出列奏道:“陛下不必憂心。常言道:‘四海窮困,天祿永終’。人間王朝更迭,本是常事。待微臣下到凡間一次,使些手段。一旦新朝建立,天下便可休養生息,萬民也可知曉陛下聖德。”
玉帝聞言大喜,又問道:“如此朝代鼎革、天下逐鹿,隻怕生靈受苦。”
太白金星奏道:“陛下仁慈。那人間萬物生死自有陰間有司掌管,個人是福是禍早有定數。故此陛下不必擔憂。”
眾仙聽他說得有條有理,俱都稱讚。玉帝大喜,便道:“有勞愛卿去凡間一趟,安撫天下百姓。”眾仙散去不提。
太白金星領了玉帝旨意,直奔南天門而去。到了南天門,卻被一大法力仙人攔住去路。太白金星慌忙說道:“大仙有何事吩咐?老兒正奉玉帝旨意,要去凡間除舊立新哩。”
那仙人笑道:“正是要勞煩星君下凡時,托一句話給我一位故人。”
太白金星連忙說道:“不敢不敢。”
那仙人附耳悄聲說了幾句,等太白點頭答應了,拱了拱手,飄然而去。太白金星身懷旨意,也不敢在南天門多做停留,星夜下凡去了。
不多時,中原多處郡縣便有隕石落下,上頭皆刻“大周亡”三字。帝王宮中又有閹人懷孕,嚇得眾美人花容失色。除此之外,還有大蛇、怪風各地出沒。不久天下都傳言大周皇帝失德,上天亦都厭棄。一時間各地紛紛揭竿而起。也是大周氣數已盡,天下喪亂至此,皇帝依舊在深宮中與妃子夜夜笙歌,飲酒無度。
這自然是那那太白金星使得手段。星君眼見人間又是一場戰亂,不覺歎了口氣。又想到那大仙囑托,連忙向南方駕雲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