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時節的東平湖浩浩蕩蕩,煙波渺渺,被斜陽一映照,紅透了半邊天水,正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景致。湖心上波光粼粼,漁舟唱晚,湖畔蘆葦蕭蕭,風吹似雪飄。
在蘆葦蕩裏,有一條窄窄的木棧道和一處草廬,是二十年前水泊英雄們修築的,一直用在了搶劫官船,殺富濟貧,替天行道的事件上。
到了宣和四年,徽宗招安梁山英雄之後,宋公明便帶著一百單八位兄弟去東京做了官,這棧道也就廢棄了。
靖康難後,二帝北狩,宋室南渡,而女真入主中原,這水泊梁山也便成了金國的領地。
由於金人的大肆掠殺,這原本熱鬧的湖畔魚市已經不見了蹤影,隻剩了這破舊的棧道和葦子叢,風一吹過,蘆花似雪,更添了幾分蕭瑟。
在這湖畔有一個小村落,名字喚作陳家店。
村子裏稀稀疏疏住著五十來戶人家,住的都是些漁民,多半是梁山好漢招安之後留下的些小嘍囉,或有一些是不願招安的小頭領,這些人便在此成家立業,以打魚為生。
一晃就住了將近有二十年,自從金兵南下占領了中原,這十來年裏,陳家店的漁民們便又從操起了舊業,打漁的同時,順便在湖心上劫幾艘過往的金人船隻。
傍黑兒的時候,一條烏篷船泊在了渡口,從船頭躍下一個粗布青年男子,左手提了一簍子魚,右手提了一隻麻袋,興匆匆地朝湖畔的破草廬走去。
粗布男子未進門便嚷道:“大哥!俺今日遇見了金狗的商船,做了一樁好買賣!”
粗布男子說著便用腳蹬開門跨入了草廬之中,室內一名三十上下的青衣書生起身笑道:“兄弟,你做了什麼好買賣?”
粗布男子將麻袋扔在地上打開口,從裏麵取出十塊大銀錠,一共有足足的一百兩。
二人正自喜慶,互聽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青衣書生吩咐粗布男子將銀子裝入麻袋藏好,自己往門外探視。
剛走到門口,迎麵便撞進來一名身著鐵甲的紅臉漢子,後心插著一支羽箭,鮮血染紅了半邊錦袍。
紅臉一進門便道:“某乃忠義社梁興,為金兵追殺至此,敢請好漢暫且收留!”說罷,昏死過去。
青衣書生聞言大驚,梁興乃是河北太行山忠義社首領,歸順在嶽少保的嶽家軍帳下,今年渡河北上,屢次與金兵作戰,破金兵於絳州垣曲縣,又捷於沁水縣,這可是響當當的抗金英雄啊,今日落難此地,豈有不救的道理。
青衣書生隨即喚回粗布男子,二人將梁興扶進裏屋,除去衣服,隻見箭鏃以深入骨中,青衣書生取巴豆幾粒,微熬,與蜣螂同研,塗在傷處,拔之立出。
箭鏃既拔,敷好瘡藥,梁興緩緩睜開眼道:“多謝二位救命之恩,未知兩位高姓大名?”
青衣書生道:“在下姓沈,單名一個衝字,乃是夢溪先生沈括的後人,靖康之變後,便隨家父流落的到了東平府,未得南歸。”
而後指了指粗布男子道:“這一位是在下的結義兄弟,乃是梁山好漢紫髯伯皇甫端之子皇甫燕雲。”
梁興道:“原來二位皆是忠臣之後,梁某得蒙二位相救,實乃三生之幸。”說罷便要起身拜謝。
皇甫燕雲連忙上前扶住梁興道:“梁將軍乃是嶽家軍將領,俺們不過是些草民罷了,怎敢受此大禮,隻不知梁將軍在河北組織忠義社抗金,為何被金兵追到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