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台一戰,宋軍百般籌謀卻沒有盡數留下金兵,一萬五千名金國士兵突破宋軍防線後消失在了林莽丘陵間。回顧戰鬥過程,宋軍首先采取誘敵之計,將三萬四千餘名金兵盡數引入仙人台腹地,隨後又在緩坡前,利用金國主將領蒲察新的大意,萬箭齊發將其當場射死。金兵失卻了指揮頓時死傷慘重,宋軍大部趁機守住仙人台各處外逃山口,可以說仗打到這裏,宋軍還是穩占優勢的。
反觀金國,將領那懶兀術在緩坡遭遇大敗後已成功掌控了軍權,他識破了宋軍的圍堵之計便步步為營,先是集中全力佯攻宋軍一點,並安排善射親衛暗中狙殺陣地上的宋軍將領。宋軍莫名死傷了九位營指揮,卻竟然沒有一人注意到情狀的詭異,隻是將之當作了正常的戰場損傷,如此低能的表現又直接導致了陣地指揮官李明遠後來的陣亡。
李明遠等十二位營指揮陸續陣亡後,宋軍副帥楊端方等人皆被假象迷惑,以為金兵選擇的突破方向便是仙人台右側,此時那懶兀術卻突然轉身向左,利用宋軍奔行緩慢難以周全各處包圍圈的弱點,一舉闖將出去。
此戰中,宋軍以優勢兵力、優勢地形進行合圍,卻沒有達成全殲金兵的目的;金兵雖然成功逃出一半人馬,但已元氣大傷,以目前留存的實力來說,根本不可能再繼續留在宋境之內作戰,金國的撤軍已幾乎成了必然,總的來說還是宋軍占了便宜了。
李軒風也是暗叫慚愧,他不僅沒有識破金將的計策不說,帶來增援的一萬部隊半路上又掉了鏈子。他與南宮博都萬萬沒想到自己的部隊竟然會怯戰到對將令都敢陽奉陰違的地步。可以說金將能這麼輕易的突圍出去,與他們這一萬人拖遝磨蹭的“直接幫忙”很有關係。
楊端方雖不怪他,但李軒風著實臊的難受,當下便主動請纓帶領背嵬營斥候沿著金兵逃走的路徑追了下去。楊端方也不欲在仙人台久擱,他一麵把軍情的進展情況加急奏報劉整,請求其火速帶兵圍堵淮水一線的金兵留守部隊,一麵通報淮水宋國水師大營,要求其配合自己所部截斷金兵後路。楊端方一邊忙活著一邊命令隊伍向虎丘進發,他打算在那裏好好整肅部隊,順便等候劉整的到來。
“嘩啦!”一張寫滿字跡和路線地圖的紙張在一隻粗壯的大手中被揉成一團,那大手的主人揮著一條獨臂興奮的大喝道:“宋金之戰有結果了,咱們可以行動了!哈哈哈……”旁邊一個女子嬌俏的白了他一眼道:“結果是否如你這大英雄所料呢?”那獨臂漢子眯眼道:“嘿嘿,不太盡如人意啊,宋兵的表現著實讓我刮目相看,誰能想到三萬多金兵竟然會氣勢洶洶而來卻抱頭鼠竄而去呢!”
“哦?”那女子微微一愣,“那某人豈不是會很失望了?”“我想你說的肯定不是我張熊,因為我現在很高興呢!”那獨臂漢子一臉笑吟吟的模樣,果然是一副開心的表情,他便是被李軒風砍了一條臂膀的張熊!那日在郊外野林,張熊欲借淩若水之手暗算一把李軒風,卻不料李軒風卻是個紮手的刺頭,後來更是由於丐幫弟子黎生等人的及時趕來,張熊一盤算計盡數落了空。
有時候張熊真的覺得李軒風就是上天專門派來折磨他的。自從因為李軒風的原因,張熊也一起穿越到了這該死的南宋後,張熊就不可避免的籠罩在了李軒風的陰影下。蜀地、吳曦、終南山、羅刹教,張熊每一次重大的籌謀幾乎都是壞在李軒風的手下。這個攪屎棍,自己不識時務不說,還逼著別人也得按照他所崇拜的那套“正大光明、民族大義”的法則行事,這不是狗屁是什麼?
張熊現在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一邊回憶著那仿佛很遙遠至極的前世生活,一邊撫摸著自己的斷臂想著報複李軒風的方法。這種執念甚至超過了張熊一貫的功名利祿之心,讓張熊不由自主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可以說,報複李軒風,讓他淒慘無比的去死,已成了張熊大腦神經係統中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哈哈哈……”張熊發出一陣無法抑製的大笑,突然伸手出去握住了那明豔女子的柔荑,拉起放在鼻端輕輕一嗅道:“仙人台一戰,宋金雖然都沒能奈何的了對方,可是仗打到現在,兩國早已元氣大傷。宋軍前後陣亡了七萬餘人,金國渡河而來的六萬大軍更是最多隻餘一半而已……如今可不就是我們蒙古白撿便宜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