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不知不覺,北平就入了秋。
北平之秋是極其短暫的,也極其美好。真正是秋高氣爽,將先前夏日的燥悶一掃而空,風來,總裹著清清的涼意,涼得恰到好處,讓人心情跟著大好。
張佳樂來時,北平還吊在夏日的尾巴上。尾巴威力可不小,沒少讓他被北方的炎熱折磨,時常感到精神疲累。眼下入了秋,他整個人都神清氣爽起來,每日清晨醒的更早了,學習也分外勤奮。
先前哲學係的李藝博教授邀請他輔修個哲學,終究沒成功。後來,張佳樂自己瞧上了個語言學,便認認真真修起了語言。他的學習方法很特別,且自主,將拉丁語和希伯來語一起學,下麵還貫著現代法語。
孫哲平瞧著他的書單和學習表,很是吃驚:“這一個意大利語族,一個猶太人語言,一個日爾曼語族,你不怕腦子打結啊?”
張佳樂笑笑,回道:“混著才好玩兒。”
他每日津津有味的樣子,倒真顯得有幾分“好玩”。
清晨天不亮,孫哲平便能在他的記背聲中醒來。他總在客廳窗台前學習,動靜倒也不大,可是孫哲平睡眠淺,一點聲音便能被招醒。
隔著一堵薄薄的牆,孫哲平側耳傾聽。張佳樂背一下,停一下,間或伴著寫字的“沙沙”聲,細細碎碎,聲聲入耳。他仿佛能看到張佳樂思考的模樣。
腦中不禁浮現那畫麵。少年籠於晨光中,專心致誌,乃至眉間蹙起一道隱隱的小山川。誰也不能打擾他,誰也不能動搖他。就連睫毛的輕顫,也顯得……不對,這想象,未免太細致了些。敢情這不是想象,是念想啊。
摸清自己的心思,孫哲平不由得心虛起來。仿佛是自我調解般,從腹中歎出長長一口氣,將那心猿意馬堪堪撫平。
一日,張佳樂早起學習,卻聽得廚房裏有響動。心下有些吃驚,走近一看,果然是孫哲平。
“師哥,你怎麼起來了?”
孫哲平扭頭回答:“我這腸胃不太好,打算以後每日早起熬些粥,整治整治。”
張佳樂“哦”一聲,不多在意,便出去進行每日學習了。孫哲平瞧那背影,悄悄鬆了口氣。想著自己先前備了一堆說辭,結果這人就這麼輕易被敷衍過去了,他還稍稍有些失落。
粥很快就煮好了,孫哲平盛出來,配著幾根鹹菜,一副仗義的模樣端了一碗給張佳樂。
那少年自課本中匆匆抬頭,恍如夢裏人對夢外說話般,格外心不在焉:“謝謝師哥。”便又埋頭苦學了。
孫哲平啞口暗歎,難怪這小子能同時學習三個語族,靠的便是這份入定般的魔怔吧。一時間,多的話他也無法同張佳樂寒暄了,隻好到一旁喝自己的粥,看自己的書。
秋日好季節,倘若總是窩在教室裏,怎麼看都有些浪費了。馮教授年紀雖然大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卻分毫不減。難得來上一次大課,便串掇起學生去郊遊野餐。
老教授自己也想去湊這份熱鬧的。學生們怎會不知?便立即響應了。
說走就走。當日下午,便由助教孫哲平開了小會,確認人數和具體地方。興致勃勃報名的人,一下子就在紙上列了好兩排。孫哲平當場擬訂了時間、地點,又叮囑大家帶好所需物品,小會便散了。
做罷這一切,孫哲平才騰出時間去找張佳樂。拿著那名單在他眼前晃了晃,張佳樂抬起頭來,喊:“師哥。”
見孫哲平一臉關切,問:“你怎麼不報名?”
張佳樂微微凝著眉:“我怕是沒有時間。這一整天都拿去玩樂,實在是怪浪費的……”
孫哲平一聽,關切就化作了無奈:“你沒聽馮教授說嗎?大自然是人類靈感的來源,你這麼閉門造車,遲早糾結在知識點裏,不如偶爾給自己一點空隙,將世界打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