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堡壘城市”盧森堡(1 / 1)

西歐的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在地理上連成一串。荷蘭在北麵,它的南部與比利時接壤,而比利時的東南角又與盧森堡毗連。曆史上,這三個國家有過傳統因緣;在現今世界,它們結成了“比荷盧經濟聯盟”,西方人叫它Benelux。筆者於上世紀常駐荷蘭期間,曾訪問過盧森堡。

盧森堡大公國,在三國中以它最小,全國麵積不足北京市的六分之一,然而它在各方麵的特點卻異常顯著。

首先,這個國家的地貌和地物與許多西歐國家都不完全相同。它,地勢險要,諸多懸崖峭壁,古城堡或城堡遺址隨處可見,可謂壯麗非凡。從15世紀至18世紀,盧森堡經受了外來統治,為抵禦異族入侵,它曾在全國各地修築了許多城堡和要塞。1839年“倫敦協議”承認盧森堡為獨立國家,繼之,1867年盧成為中立國,拆除了作為防禦工事的城堡和堡壘,留下的古堡及殘存遺跡約占總數的十分之一。

盧森堡東北部的維安登城鎮,有個古堡,頗負盛名。我們訪盧時,聽朋友說它正在修複。今天,坐落在險峻山岡上的維安登古堡,周圍綠蔭蔽日,顯得分外雄偉。維安登,除了城堡外,還有幾處知名的古跡。19世紀法國著名文學家雨果曾在維安登居住過。1851年,拿破侖三世發動政變,當上皇帝,雨果奮起反對,失敗後長期流亡國外,直到1870年拿破侖三世被廢黜才回到國內。在外期間,雨果曾三次流放到維安登,住在橋畔的一棟房子裏,他很喜歡那裏的景色,認為“壯觀動人”,“令人寬慰”。雨果的故居,現已開辟為雨果博物館。

工事,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由於曆史原因,盧森堡的對外政策以歐洲為重點,積極主張西歐聯合。它是歐洲聯盟的創始國之一。盧森堡人會對你說,他們從20世紀中葉歐洲煤鋼聯營時期,就一直為歐洲聯合而努力。現在歐盟有好幾個機構都設在盧市,如歐洲法院、歐洲投資銀行和歐洲議會秘書處等。歐洲議會在法、比、盧三國都設有機構,我們欲好奇地前往歐洲議會在盧國的地點去“巡禮”,但聽說那天他們都到法國的斯特拉斯堡去開歐洲議會全體會議了。

盧森堡是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它的人均鋼鐵產量非常高,長期在世界領先,號稱“鋼鐵王國”。自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產量雖然開始下降,但至本世紀初期,人均年產量仍有五六噸之多。盧森堡的金融服務業也很發達,盧市是歐洲的主要金融中心之一。特別是上世紀70年代以來,金融業發展非常之快,1979年,我們的中國銀行在盧森堡市設立了分行,而20年後,聽說中國工商銀行也在那裏建立了分行。至2007年,在盧注冊的銀行已達一百五六十家,這還不算保險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在全國48萬人口中,在銀行工作的人竟占到百分之六七。此外,近20多年盧森堡還發展起來了衛星通訊業。所有的這些特點無不說明,盧森堡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什麼能在歐洲保持第一,甚至在世界上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盧森堡注重環保,居民生活比較安逸,幾乎所有的商店星期天都休息,有的店甚至星期一上午也不開門。全國的外來人口比較多,在盧森堡市竟占到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主要是葡萄牙、意大利和法、比、德、荷等領近國家的人。

繼荷蘭之後,筆者於1982年被派往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工作,為時四年多。在那段時間,中英兩國政府通過談判,成功地解決了兩國關係中曆史遺留的香港問題。下麵的七篇短文,談的不是工作,而是筆者在英國的一些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