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青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似是歡歌似是舞動。蒲公英隨風飛蕩,看似逍遙但那一份身不由己的孤單在天空徘徊。青草的中間一個少年雙手抱頭靜靜的躺著,微微吹起的黑發,俊俏白皙的臉龐,顯得瀟灑且出塵。少年微微閉著雙眼,嘴中叼著一片草葉,仔細看去,會發現少年身旁靈氣彙聚,並不斷被少年吸收。若是被一般修真者看到定會吃驚不已,周身聚靈,自吸練體,已經是聚氣境。日漸西落,落日的餘輝灑滿大地,似是有千千萬萬的不舍,要傾盡所有給這片大地萬丈光芒。下一刻,少年睜開雙眼,一雙如皓月般明亮的眸子,出神的看著火紅的天空。許久之後從一顆星星到漫天星辰,這片天變得漆黑。而少年也緩緩站立,伴隨著不知名的一笑,走向前方。在眾所周知的琅月山上,卻存在著人們不知道的地方,就是在琅月山山頂之上,懸浮著一塊山體,上麵樹木草叢花兒與兩間簡單的茅草屋十分和諧的相處,像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少年此刻正站在琅月山山頂,抬頭看著懸浮在頭頂的山體,臉頰上細細的汗珠密密麻麻,雖說從小到大都生活在這裏,但是每次上山都感覺壓力很大,即使自己的修為在不斷的升高。但盡管是這樣,少年脊背依舊挺得筆直,眼神依然平淡而明亮。當然,少年也隻能走到這裏了,剩下的就要靠師父留給自己的通台玉,少年手握通台玉,抬到胸前,凝神運氣,將真氣運入,通台玉漸漸發出刺眼的光芒,同時緩緩升起,落到前方一處石台,頓時石台上出現一道圓形光柱,少年走到光柱之內,光柱一閃而逝,石台回複原樣。而在另一邊懸浮山體之上,少年的身影出現在一間茅草屋前,白光消失,通台玉出現在手上。“來了?就進來說話吧”茅草屋中傳來一種蒼涼且溫和的聲音。“哦”少年沒有任何意外,隻是輕輕的說了一聲之後便推門而入。進入房間中,入眼的隻有一張床,一張書桌,一切那麼簡陋又那麼樸實。而一位白發老人正盤腿坐在床上。感覺到少年的到來,老人緩緩睜開雙眼,眼神平淡而溫和,同時不見一絲渾濁,而更多的是如星辰一般的耀眼和神秘。“師傅”少年躬首表示尊敬。“嗯,看來今天又有長進,已到淬體境了吧”老人看著眼前一身白衣,站的筆直的少年會心一笑,溫和的說道。“嗯,承蒙恩師費心教導,今天終於一舉突破到了淬體境”少年站到老人左手旁,輕輕道。“不錯,不錯,還記得為師當時給你說的修道境界嗎?”老人微笑著問道“記得,恩師當時說過,我輩修道可分為鍛體,凝勁,感靈,聚氣,淬體,通神,化元,破嬰,合體,融天,應天,承天,破天,歸一,始尊。元嬰與肉體化為兩儀,四天即為四象,最後便是九九歸一了”少年心中略顯詫異,不知師傅說這個是什麼意思,但還是如實說道“很好,那你以為,你能到什麼境界,或者說,你希望到什麼境界?”老人不再微笑,轉為沉思,緩緩問道“不知道,但我希望當然是最高了!”少年不假思索的說道“哦?最高,為什麼是最高,現在不是很好嗎,即使最高,你會得到什麼,翻江倒海的法力?問鼎蒼穹的豪氣?千千萬萬人的崇拜?無盡的歲月?或者是其他的什麼”老人麵色平淡,一連問出了好幾個問題“......”少年逐漸陷入沉思:是這些嗎,我到底為了什麼,是師傅說的那些嗎,但現在不是很好嗎,一時間少年感覺到自己往日的那種空虛迅猛襲來,壓抑難受。老人看著少年臉色不斷的變化,時而低沉,時而迷茫,時而振奮,心中同樣不平,隨著修為的提升這幾年少年的變化老人看在眼裏,而老人也漸漸明白,少年的未來在這廣闊的大陸,而不是在這裏,現在是時候放開著雛鷹,讓它展翅翱翔在屬於自己的天空。“道,天地之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你也有你的道,隻是要靠自己去發現,去尋找,去求,為師的這裏已經到頭了,再下去也不會有什麼精進了,準備準備下山去吧!”老人淡淡的說道,眼睛也微微閉上。“求道,求道......”少年低低沉吟著走了出去,一路漫無目的的走著,走近樹木,走進花草,走過湖泊,其實在少年早在突破到了感靈境之後,便有了一種空虛壓抑的感覺,而隨著修為的精進這種感覺愈加劇烈。而在今天自己本想問師傅的,還沒有說到這方麵的問題,就被師傅的話所提醒,自己所感到空虛壓抑的就是師傅所問自己的問題,也是自己不明白的問題。--晨光斜射山體,溫暖舒適,將一夜的冰涼舒緩,天空飄蕩著淡淡的簫聲,含蓄深沉。望月台,懸浮山體南,每當進入夜晚的時候,這裏總有一輪明月掛在天空。此刻少年正站在這裏,手指輕輕舞動,玉簫發出悅耳的聲音,遠處一柄劍直直而立,劍穗隨風起舞。一曲漸漸結束,虛空中老人的身影浮現。少年緩緩轉身躬首以示尊敬。“瀟兒,讓為師看看你的功法進步如何?”老人微笑著問道少年點頭盤腿而坐,雙手自然落於膝蓋,體內‘太玄正心決’運轉,一時間此處天地靈氣彙聚,被少年吸入體內,化為精純真氣湧入丹田。同時少年額頭浮現一個淡藍色的‘心’字。“不錯,功法看來是突破到了顯心境,但要謹記‘太玄正心決’重在正心,心若不直,法便不轉。還有此法雖目前隻有‘正心境’‘顯心境’‘隱心境’但若你修煉此功法持之以恒相信你會有更大的收獲”老人扶須而道“弟子謹記,心若不直,法便不轉”少年停止運功,恭敬的道“嗯,再讓為師看看你的武學如何?”老人微微點頭道少年聞言拿起長劍,明光一閃,劍已出鞘,心念一動,劍訣‘七星舞’隨心而起,頓時漫天劍影,長劍似風,劍過之處如清風輕掠,所過之處幾片落葉滿天飛舞,長劍如電,劍過之處如驚天霹靂,所至之處巨石應聲而裂。不久,劍影消散,少年手持長劍,立於正中間。“很好,要知道,武學之重在於體會,隻有經過真正的生死經曆才是感悟最深的時刻也是完善自己武學的時候。還有,我先前便與你說過,你名為問瀟,當初我在大陸遊蕩,有一天碰到一個名叫白煞的人,他當時身受重傷,將你托付與我,因此才有你我師徒之緣,往後浪跡塵世,勿要忘記為師教導你的為人之道。”老人看著下麵站的筆直的少年溫和的道“師父,我難道必須要下山求道嗎,我也可以一生呆在山上,即便是修為到此”少年抬頭深深看著老人大聲的道“嗬嗬,你到感靈境後心中產生的感覺,你覺得能瞞得過為師嗎,其實你早就有下山的想法了,而為師也想把你留下,但你的凶吉連為師都不能略作猜測,可見前途著實不可想象。你為為師著想,為師深感欣慰,在沒有你的那麼多年中為師還不是獨自一人,所以不必擔心為師,回去吧,好好休息,明天再出發”老人雖微笑而語,但眼中的滄桑不言而喻。言罷,老人的身影緩緩消失,像是從來沒有出現過。問瀟默默站立很久,緩緩走向茅屋。當晚,師徒兩人略做小菜幾碟,小酒一壺,以做離別之禮,雖為問瀟第一次喝酒,但小苦在嘴,大苦在心。不過兩人笑聲不斷,直到深夜才算酒菜皆盡。雙雙入屋,看著入目熟悉的一切,問瀟竟一夜未眠。早晨,斜斜的光芒依舊溫暖舒適,此刻的問瀟正站在老人的屋前,想起小時候那些溫暖的畫麵,猶如昨日重現,而腦海中唯一不變的隻有那飽經風霜的臉龐和一次次孜孜不倦的教導。“咚,咚,咚”三聲重重的磕頭聲還在天邊回蕩,問瀟早已轉頭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