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扇子(1 / 2)

今家裏至今還沒裝空調,父母普普通通的愛情卻走過了22年。在這個捧著西瓜,吹空調,玩玩手機,看韓劇的年代,蒲扇離我越來越遠!蒲扇,裁整齊的棕櫚用布帶縫邊,躺在搖椅上,邊搖邊扇,風呼呼的刮走一年一年的時間。

扇子在很久很久之前絕對是一個偉大的發明,隻不過,隨著時間的融合慢慢淡化它的光圈。最先用的扇子便是蒲扇,最早屬於我的,卻是一把以極高的代價交換而來被鄰家女孩稱為公主扇的,那年七歲。公主扇,把紙有規律的對折,中間用漿糊黏住,有些像了折放蚊香的紙槽。

童年的手,靈巧,又極具創造性,這一切在折紙上發揮的淋漓盡致。折紙起源於女生,錢包,帽子;在男生處得到極大發展,烏篷船,會跳的青蛙,燕子飛機;到了男女共同交流時,愛心,菠蘿,千紙鶴,讓人不禁讚為藝術,甚至用來相互表達愛意。我不知道女孩送我公主扇用意何在,隻是當她從我手上要走三顆彈珠時,我硬生生的覺得她別有用心,她奪取了我快樂的全部。於是,我小心翼翼的收藏好扇子,終究一天,脫膠了,我忍痛把它展開,無意中學會了怎麼折疊公主扇。

年輕的自己,總喜歡把愛的東西供著,僅僅是看著就幸福,殊不知,感情就是祭品,隻有被享用,才會可口。

稍長大些,西遊記,濟公,封神榜熱播,大汗淋漓的假期,一群少男少女光著腳丫子,坐在電視前,旁邊堆滿西瓜,西瓜苗在門後麵發芽,吐了一地的西瓜子,一陣陣蒼蠅嚶嚶嗡嗡的亂叫,我眼睛幹巴巴的盯著屏幕。

玉帝的婢女舉著高高大大的扇子,扇得天宮雲霧繚繞,仙氣翻騰。芭蕉扇法力高深,快把二師兄烤成乳豬的火焰山都能撲滅。這些扇子造型太誇張,我們有心模仿,無計可施。隻有兜率宮煉丹爐的小童子值得一學。從此,灶裏生火,給煤炭扇風都要拿上一把扇子,對著火眼搖呀搖,雖然效果不及用嘴吹,倒也省了吃一嘴的灰,混個灰頭土臉。

到了濟公熱播,全村的男孩子更是詭異異常,見到路上有坑就填生怕長肉瘤,見到狗靠牆撒尿就破口大罵狗腿子。一身裝扮更是全村統一,頭戴一頂紙帽子,脖子掛一串玉米粒,或者故意掐掉一節一節的番薯藤,手裏拿一把破蒲扇,腳上拖著一雙涼鞋剪成的拖鞋,邊跑邊唱,“鞋兒破,帽兒破”,唱得滿頭大汗,唱完整個蟬鳴的夏天。

起初這樣的瘋野表現總是逗得女孩子哈哈大笑,漸漸的,女生變得不屑,時間改變了什麼。感情界限開始出現,女生慢慢成長的小心智,開始鄙夷這種窮開心。

更大一些,《還珠》開始占領暑期檔,不知道是哪一個早熟的懷春的女孩說了,“拿著折扇的簫劍好帥,風度翩翩”。一時呼聲四起,引起軒然大波,女生開始都喜歡簫劍,小男生的關注由漸漸變少,終於變成了喪失,如果童年連幾個**的對象都沒有就完蛋了。除了那一身帥氣的妝容,手裏的扇子絕對是加分神器,那是一把打開少女懷春的折扇。這給小男生出了一個難題,在那個要一塊完整的橡皮都是奢侈的年代,一把折扇的地位,甚至超越了一把張小泉的折疊剪刀。無奈,我隻好犧牲好幾包子彈,幾十顆彈珠,攢出一把竹子做的,紙糊的扇子。雖然,我能想象到的,在大太陽下,沒有槍玩,沒有射彈珠,那必將是一大段等待槍決的日子,我還是不願意離開那種單純的小**。

年輕的傻小子,單純的以為犧牲自己,就會成全幸福,其實,女孩根本就沒有注意,或者,我做的根本不是她想點的菜。女孩都有浪跡天涯的夢,簫劍身上散發無窮盡的感染力,讓女孩覺得有他的地方就會有江湖,俠肝義膽,仗劍天涯。而像五阿哥,福爾康這樣的好男人是會不自覺的略過。

到了初中,手頭更為寬裕,班上出現了好多扇子姑娘,她們都毫不不掩飾的在課堂上扇了起來。在我覺得,折扇跟塑料扇子的角逐中,折扇定會憑借之前的超高人氣,一統江湖。我還是不懂女孩的心思:折扇固然高大上,但塑料扇實用、經濟。一塊,一塊五一把,印的花花綠綠,相當對女孩子胃口。扇麵上的董永,七仙女,或者李逍遙,靈兒個個生動形象,比折扇的山水畫好看多了。女生拿著扇子,走路一扭一扭的,像電視裏的**。扇子開始風靡校園。最新潮的扇子總是搶手貨,這才是女孩子最在乎的,隻要手持一把,女孩總會投來不一樣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