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知道了對方的身份,諸葛浩正突然將一切歸於平和,麵上看不到絲毫的表情。然而卻讓孝莊皇後有些紊亂了,對方剛剛明明有感情的波動,那樣自己還可以推測對方的心意,然而,隻轉眼見,什麼也探察不到了,諸葛浩正就像一尊石像一般,讓她看不透測。
眼看孝莊皇後剛要說些什麼,諸葛浩正卻接過了話頭,
“如果皇太極讓你來找我的,你不用說什麼了。你的來意我已經知道了,明日你要皇太極過來找我,我定會有個交代。”
聽了諸葛浩正的話,孝莊皇後也吃驚了,“皇太極”好象很多年沒聽到有人叫這個名字了吧。這難道就是書上說的,讀書人的氣節嗎?仔細想想,從自己的出現,到現在,那裏看到諸葛浩正對自己有一絲的尊重。隻吃驚的看著諸葛浩正轉身離去。
第二天,等皇太極到諸葛浩正處所,卻發現諸葛浩正已然離世。皇太極見此,萬般悲痛,傷心中,暮然見到桌上的兩封信,其中一封竟然是寫給自己的。
皇上:
自古,忠臣不伺二主,對不起,我讓皇上失望了。
大清的國勢真在蒸蒸日上,終會有一統天下的一天,隻是到時候,希望皇上能善待中原的百姓。自古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天下才能長治久安,祝願皇上能開創一番大清盛世。
還有封信,那是寫給我家中的幾為兄弟的,他們都有一番才能,我希望他們都能過來輔佐皇上,幫皇上開創一番天地。信中我已經安排好了一切,到時候,請皇上將信送到壟中即可。
……
署名卻是諸葛浩正,看完信,皇太極有些迷糊,但看到另一封信上寫的名字竟是諸葛浩民,難道這就是隱居壟中的諸葛亮後代?
皇太極想到此處,心中喜悅無比,三國故事他還是聽說過的,其中運籌帷幄的諸葛亮給他印象最深,好象也來自壟中吧。恐怕他們該是一族的人吧,怎麼說也有些經世濟才吧,隻吩咐人手快馬加鞭將信與諸葛浩正的死訊快速的傳往壟中。
卻說壟中諸人得知諸葛浩正與諸葛浩武的死訊,都萬般悲傷,當下設了祭壇,遙望東北而拜,而後才從使者身上接過信,
家中諸位兄弟:
大哥此番不虛此行,終於找到了集天命一身的人皇。可惜大哥大限一至,沒法輔佐了,你們一定要全力輔佐,人皇就是皇太極的小兒子——愛心覺羅.福臨。朝代更替更古不變的道理,你們也懂,我就不多說了,不要因為民族的界限而局限了天道,以往我們都錯了。
我以範浩正掩飾身份,到時候,你們也掩飾一番,至於晨兒,你們大可不管,到將來自有定數。好了,收到信,你們也快速起程。
沒有署名,但大家都識的是諸葛浩正的筆跡,也就匆匆趕往盛京奔喪而去,隻留下一座孤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