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決戰之酒(下):男人之間的認可(2)(1 / 3)

我必須找一個地方轉移一下視線了,我看了看張姐,她在偷笑,也用一種鼓勵的欣慰的眼神看著我,那表情比她受到嘉獎還高興,我這才知道自己找張姐做轉移目標實在是個很大的錯誤,眼中又是一熱。

沒有辦法,我隻好想了想女兒,想她這時候是不是在打針,是不是在大哭,我用了這個方式才硬生生地把眼中那股洶湧的熱流壓了下去。

我把手中酒一飲而盡,因為隻有這樣,我才能利用地心引力把眼中已經隱約滲出的淚水趕回去。

我不是已經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麼?不是,原來我變得感動的時候更感動了,遇到重壓的時候才會更冷靜。

人是群體動物,不管是誰都需要感動、安慰、認可、牽掛。這裏麵不但包括看上去有多麼不近人情和高高在上的張姐和肖總,還包括我這種非正常人。對於怎麼和人交往,怎麼走進一個人的內心,我似乎又多了一絲體會。

肖總直接來了這麼一句,似乎知道我很喜歡看書:“最近在看些什麼書,能不能說一下?”

當然,我也理解,他如果沒這種觀察力和判斷力,他也當不上E公司的老總了。

一個人喜歡看些什麼書也是一個很關鍵的信息,因為這實際上意味著透露出了這個人的愛好、學識水平等等信息。

我當然不會選擇隱瞞:“《道德經》、《易經》、《國富論》和《全球通史》。”

肖總見慣不怪:“《道德經》我最近也在看,還不錯,我比較喜歡。”

想起那些個沒人知道的夜晚,我扛著令人窒息的壓力,頂著無邊的寂寞,發了瘋似地從書本中從網絡上吸收別人的經驗教訓,拚命三郎般地向腦中的問題逐一發起挑戰,拿著筷子的我突然有些心不在焉。

我從《道德經》裏尋找讓內心強大的良藥,從《易經》裏觸摸事物發展之規律,從《國富論》裏探索政治金融之走向,從《全球通史》裏總結國家興衰之經驗,走到今天,學到今天,是收獲的時候了。

沒有這些積累,我怎麼能回答好剛才的幾個問題?沒有這些積累,我怎麼能泰然自若地見招拆招?

突然明白過來,桌上的一桌菜不過是鋪墊,真正的主菜是我。

如果我不能和肖總投緣,或者說讓他覺得我有資格有能力成為E公司的合作夥伴,我就是做上一桌滿漢全席也起不了什麼作用。

我若是和一年前一樣年少輕狂、囂張跋扈,不懂得思考,不懂得揣摩,沒有那些日子墊底,我根本就沒勇氣和信心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即使走到今天,肖總跳過之前的步驟願意和我一起吃飯,這張單我也注定接不下來。

再想遠點,我若是沒有在小時候就培養起閱讀習慣,沒有不斷地積累自己的知識,我也不可能敢在危急時刻放手一搏,我也不可能和那些也是在叢林中殺出的精英人士如肖總如張姐投緣。

始終還是: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再一次感謝生活感謝失敗,不管我感謝多少次,我都不覺得過分,原來我陰差陽錯地走上了一條最符合自然規律的陽光大道?

我和肖總從國內形勢扯到國際形勢,從油價扯到金價,從軍事扯到曆史,從金融危機扯到時下的房價。

不謙虛地說,我認為我們各有所長。我覺得我的長處在於知識麵廣,以及對新聞的多方麵多角度的大量閱讀和解讀。而肖總呢,他的長處就在於更為老到的經驗,對各個新聞的高度敏感性和更為廣泛的消息來源。

我們四個人就這樣天南地北地聊了不知道多久,肖總打開了話匣子,後來居上地頂替了張姐的位置,以至於張姐跑去和李有喜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