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後記——我的老師群(1 / 2)

!我的集子要出版了。當我署名的時候,我想起我周圍的人,想起他們給我的恩惠。我曾把我的論著比作小草,我的散文同樣是小草,別一種姿態的小草,開著花,頂著朵。那花,有的就是我的朋友、親人的滋潤。這開著花的小草得以在祖國的廣袤的大地上,破土、出芽、生長,我不能忘記那些給我灑過陽光、露水的人們。我沒有當有的大泉大湧相報,我願用從我心中流淌的涓涓文字向他們表示謝意。

我的集子早有出版社約我出版,但我一直不肯輕易拿出。說心裏話,我不願浪費別人的生命,總希望捧出的是最美的。出版前我請了我周圍的人,相識的,不相識的,給文章提意見。他們給我的都是鼓舞,摘錄下來以作激勵:

……

很久沒有讀到這樣的文字了,清新雋永、細膩流暢,好似一股涓涓溪水,讀後滋潤了整個心田。我被深深地打動了。我知道,是因為這些文字都源自作者的心田,源自一顆熱愛生活的心,一顆對生活永遠充滿好奇與希望的心……寫什麼也不足以表達我對您的散文的喜愛。

戴毅

讀著何老師的散文,一陣強似一陣的感動湧上心頭。一切感動都緣自何老師至純至愛的情感。她對每一位留學生都投以了真愛,這些愛在文章中處處流露。同時,更傳達了她對祖國那份深沉、厚重的愛。真實才更美麗。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有幸看到這些文章,讓浮躁、幹涸的心靈得到一次滋養!

……

何明航

……大作收到,最為突出的感覺是具有真實、真誠、真摯的感染力!文筆優美,語言活潑、清新自成一格。文章吐露著你文學的創作靈性。整體構思、謀篇都見功力。文章深邃的思想力也感人至深,發人深思。

期待見到您下一個集子!

盧福波

讀了令我欽佩不已,佩服您駕馭文字的功底。我被深深吸引住,忍不住一口氣讀完。如見您人真誠、灑脫、高潔。篇篇都飽含激情,情透紙背,字裏行間跳躍著一顆自由、青春澎湃的心,而又時時滲透出您對生活的熱愛,對人生的感悟思考。

鄧葵

讀您的文章是一件十分輕鬆愉快,又令人回味無窮的事。文如其人。您文章的每一個字符間跳動的是一顆依然年輕、熱情、憂國憂民、滿懷希冀的心。您筆下的每個人物性格鮮明,一顰一笑,躍然紙上。

……

孟雪梅

初次拜讀,讓我驚詫,當今竟然還有這樣純真、至誠的文字。實話說,我是一口氣讀完的。您的散文更像是一闕天籟之音,“真情”與“愛”都在字裏行間……讓我一次又一次感動……

何老師:讀您的作品真是一種享受,盼望讀到您更多的作品。

願您永遠擁有這樣一份快樂的心情!

方向紅

最後我請教了南大文學院張學正教授,希望得到專家的指正。張教授的複信如下:

有濃鬱的生活氣息;有炙熱的愛國情懷;有感人的女性柔情;有對生活細致的觀察與對人繪聲繪色的描摹。

這是一組不錯的記實散文,而且可以看出你撰寫這組散文是全身心投入的,是你情感的凝鑄,生命的書寫。文章借漢教這個特殊的舞台演繹了中外師生之間的文化互動。很有特色。

張學正

有了這多方的意見,我終於有了成書發表的勇氣。實在,於這個負載過重的社會,我真擔心因我而產生哪怕一點負麵的影響。至於我個人,真的無所求了。我隻堅持自己生命的渴望,用自己的聲音寫我心深處!

不過我仍清楚,他們知道我是老師或教授,無論相識或不曾謀麵的,因而於我總有尊敬,這裏多是鼓勵。

在我親人眼中,他們不在乎我是誰,反映來的也直白。

我寫文章隻是“黃河之水”心中來。而親人們的閱讀心理需求似乎更高,他們的書庫也廣闊。古從《莊子》、《易經》;洋到莫奈、畢加索的繪畫。談話個個都讓我思考良久。特別小字輩們更是前衛,張口彼得·梅爾《永遠的普羅旺斯》;閉口與世界文化接軌。在閱讀趣味上,他們給我提了很高的要求。我喜歡聽他們的意見。小字輩們的話不客氣。不過提了,還不忘記說上幾句安慰我的話:

“我們是小胡同裏趕小豬——直來直去。”

真的,他們的小豬有時泥頭粑巴臉,然而我倍覺可愛、珍貴。

我的第二個集子已經寫到“燈火闌珊處”,集子的名字卻久久想不出。向小兒子求援,人家隨手撚來,《深情波羅的海》一下涵蓋了我在波羅的海周邊國家的生活。多好!

我忍不住說這些,那是因為和這些小字輩們交談,心裏常常懷疑,這是那些淘得要把房蓋都頂起來的蘿卜頭將軍嗎?真是。心裏甜甜地生著對他們刮目相看的幸福,又特別覺得自己需要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