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溫柔是一種智慧(3)(3 / 3)

其實,玫琳凱的成功,與她從小養成的豁達性格不無關係。玫琳凱是一位命運多劫的女子,在她30歲以前,生活中的災難一個接一個地降到她身邊。很小的時候,父親因病住院,母親為了照顧全家人的生活,從早到晚在外打工賺錢。玫琳凱7歲時,便擔當起重病中的爸爸的廚師與護士工作。當時,個子矮小的她站在椅子上給爸爸做飯,做飯時,她要打20多個電話給媽媽。在電話裏,媽媽一直用話激勵著她:“寶貝,媽媽知道你能做好,一定能!”

正是媽媽這句話,讓小小的玫琳凱有了自信,即使把飯做得不好,她也不沮喪,而是充滿信心地迎接第二次的工作。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話說得一點沒錯,同樣是7歲的年紀,當別的小孩在父母懷裏撒嬌的時候,玫琳凱已經學會了做飯和照顧病人,更重要的是,在做這一切時,使她擁有了豁達的心胸。

中國古人說過這麼一句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餓其體膚。”命運好像有意栽培這個豁達美麗的女孩,27歲那年,她的第一任丈夫與另一個女人私奔離家出走,把三個沒成年的孩子留給了她。這時的玫琳凱,可以說是“山窮水複疑無路”。她沒有工作,沒有一分錢的積蓄,更沒有經濟來源,丈夫的突然離家,等於是把她逼上了絕路……麵臨著重重困難。玫琳凱痛定思痛,望著家徒四壁的家和眼巴巴地等她準備飯的孩子們,來自女性中的母愛激發了她的決心,她把孩子們抱在懷中,心中有個聲音對她說:誰說我一無所有,我是一位有愛心的媽媽,我要用愛、用雙手改變自己和孩子的命運。第二天,這個平凡而又堅強的女性強裝笑臉,走上社會,去謀生路。

幾經奔波,她終於找到一份既能照顧家又能幹事業的直銷工作。在工作當中,她以豁達的心胸對待競爭對手,以坦誠的笑與顧客交心。常言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不久,她成為經驗豐富的年薪2.5萬美元的銷售強人,並開始一步步地走上公司的領導職位。當時,銷售部門中,很少有女性在這裏任職。因此,玫琳凱要忍受著總經理們對她潛意識的偏見,認為婦女終歸是無用的,成不了大事。對於男同事的偏見,玫琳凱始終以豁達的心胸看待此事。與此同時,在她心裏,開始勾勒創辦自己公司的藍圖。

49歲時,她看到孩子們已經有了一份好工作後,就從銷售部門退休回家。

退休後的玫琳凱,籌劃起她“夢想中的公司”,這就是後來享譽全球的“玫琳凱化妝公司”。因為公司是由她來管理的,所以,一開始,她就把“男女一視同仁,提供婦女無限的機會”作為管理原則。公司隻有500平方英尺的店麵,工作人員隻有她的兩個兒子和9位熱心的女性,他們同心協力,不需要分配工作,大家主動做該做的事情。

玫琳凱化妝公司是專為女性服務的公司,一直以“豐富女性人生”為己任,致力於創建一個“全球共享的事業”。具有智慧的董事長玫琳凱生性豁達,與眾不同的經曆和豐富的工作經驗,鍛煉了她的口才。她曾用熱情洋溢、充滿激情的講演激勵著她的員工,激勵著她的顧客。每當她講演時,顧客聽得如癡如醉,神魂顛倒,有時使滿堂婦女激動得熱淚盈眶。公 司開辦不久,就得到廣大女性的喜愛。

現在,玫琳凱化妝公司業務遍布全球36個國家及地區,全球擁有美容顧問75萬人,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女性,為了激勵更多的女性,玫琳凱公司在世界各地還為女性事業捐資捐款,這種熱心公益事業,幫助婦女自立成才的社會活動,受到了世人的讚揚。玫琳凱認為,隨著社會對女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開發女性智力也成為必然,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成為她們取得事業成功的必要條件,循著這一信念,她專門在美國設立了一項女士獎學金用以獎勵那些在困境中堅持學習並取得優異成績的美國女高中生。現在,她又捐資20萬元人民幣,在中國的北京大學設立了“北京大學玫琳凱獎學金”,獎勵的對象主要是來自中國西部貧困地區的品學兼優、生活困難的女大學生。目前,北京大學已經有63名此項獎學金獲得者。

20世紀90年代的玫琳凱已經是曾祖母了,但她卻笑著說:“我覺得我才24歲。”在她眼裏,她豁達的心胸不會隨著年紀的增大而老去。她相信,一個豁達的女人,是永遠年輕的。

這就是豁達帶給女性的智慧,就是這種豁達的心胸,讓她們在麵臨困頓時,身陷人生低潮之時,不畏葸,不懼怕,更不奢望逃避,而是微笑著站起來,尋找理想的方向。不由讓人想起普希金說的,陰鬱的日子裏需要鎮定。那麼,同樣的話也可以這麼說,人生狹隘之處要豁達。與其抱怨世事繁雜,還不如嚐試著用豁達去撥開雲霧,眺望晴空,那麼天底下的美景還有什麼你看不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