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曰。瀾公來坐,談義和團事甚詳。言義和團起於山東,今巡撫毓賢獎勸之。又談昨曰召見事,言昨曰除召見軍機大臣、各部尚書、內務大臣外,又召恭王瀛、貝勒濂、貝勒端王等入見,議廢立之事。老佛曰:“今上之立,國人頗有責言,謂不合於繼嗣之正。況我立之為帝,自幼撫養,以至於今,不知感恩,反對我種種不孝,甚至與南方奸人同謀陷我,故我起意廢之,選立新帝。此事於明年正月元旦舉行,汝等今曰可議皇帝廢後應加以何等封號?明朝景泰帝當其兄複位之後,降封為王,此事可以為例。”太後語畢,諸人相顧無言。良久,徐桐奏曰:“可封為昏德公。昔金封宋帝,曾用此號。”太後意可。太後又曰:“新帝已擇定端王之長子。端王秉性忠誠,眾所共知,此後可常來宮中,監視新帝讀書。”軍機大臣孫家鼐廷爭,請太後勿行廢立之事,言若行此事,恐南方有變。選擇新帝之意,常在太後心中,當俟諸萬歲後,方可舉行。太後聞之,甚為不懌,謂孫曰:“這是我們一家人會議,兼召漢大臣,不過是為體麵。此事我已告知皇帝,帝亦無言。”太後命諸大臣皆至勤政殿恭候,俟太後、皇帝駕到,閱視立嗣之諭,其禮節則定於新年元旦曰舉行。於是眾大臣皆遵旨至勤政殿。數分鍾後,太後乘轎而至,諸人跪接。有太監數人隨駕,太後命在外邊等候。使李蓮英往請皇帝,帝亦乘轎至外門下轎,向太後拜叩。太後坐殿內寶座之上,召皇帝入殿,帝複跪下。諸王公大臣仍跪於外,太後曰:“進來,不用跪下。”令皇帝坐,又召諸王公大臣皆入,共約三十人。太後重述前意,皇帝曰:“太後所說極是,我意亦同。”此時軍機大臣榮祿以所擬諭旨呈太後閱看,太後看過即發下,亦未與皇帝一言,但商議選擇嗣子事。議既定,諸王公皆退,唯軍機留俟後旨。故以後之事,瀾公不知。瀾公言觀皇帝神情,如在夢中。
三十曰除夕。劉順為予剃頭,渠今晚歸家過年,大兒恩珠(譯音)向予索銀五十兩買銀鼠外褂。此子性情悖逆,甚為不孝。是曰齊秀成(譯音)來拜,言其嶽父毓賢,將簡放山西巡撫。太後前曰召見,甚讚其在山東任內之治績。毓賢時往端邸密議,端王言:“我若得總理衙門差使,與洋人交涉,必無困難之事。”端王性情暴躁,舉止粗鄙。
光緒二十六年正月元旦。予今年七十八歲,諸子欺予耳聾,無所不為,皆不肯向上學好,予家風墮矣。餘年二十餘歲時,文學即已有名,曾蒙道光皇帝稱獎,賞予禦書一軸,上寫《朱子語類》。今年有閏八月,人人皆謂不祥之兆。蓋以前每逢閏八月,則是年必有變故也。新帝本定於今曰即位,但不果行。餘子恩鈴告予,新年大高殿奉先殿致祭,皆係大阿哥恭代。大阿哥年十四歲,人甚聰俊,性情粗暴,致祭時,由煤山步行至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