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九州的地理分布和一些其它設定(1 / 1)

冀州:三麵扼河,西與南及東南部大致以黃河為界,東北以遼河為界。包括今遼寧的西境,河北全境,河南的北境,山西全省。及內蒙古自治區,麵積有一百四十餘萬平方公裏。其最高統治者為忠帝殷紂,都城為黑水城。

兗州:東南至濟河,西北至黃河,北至濱海,南接徐州,豫州。包括今山東西北部分,河北東南部及河南一部。麵積二十餘萬平方公裏。其最高統治者為北帝微然,都城為寒城。

青州:東麵臨海,西麵至泰山,包括今山東的北部和遼寧省的一部分。麵積有一百三十多萬平方公裏。其最高統治者為青帝蒼生,都城青城。

徐州:東靠海,西與兗州,豫州分界,南至淮河,北至泰山,今江蘇,安徽北部,山東南部,麵積有三十餘萬平方公裏。其最高統治者為東帝西伯勞,都城為星光城。

揚州:北據淮河,與豫州,徐州分界,東南至海,西麵以長江為與荊州分界。今浙江,江西,福建全境及江蘇,安徽,河南南部,湖北北部,廣東北部。麵積有一百三十餘萬平方公裏。其最高統治者為白帝滄水,都城為玉城。

荊州:東麵與揚州分界,南越衡山至秦嶺為止,北至荊山。包括今湖南全境,湖北東南部,四川南部,貴州東部,廣西北部。麵積八十多萬平方公裏。其最高統治者為赤帝赤日,都城為赤陽城。

豫州;東接兗州,徐州和揚州,西以荊山與雍州,梁州交接,南以荊山和荊州分界,北至黃河與冀州,兗州分界,包括近河南全境,山東西部,湖北北部,麵積有四十餘萬平方公裏。其最高統治者為紫帝楚天宗,都城為紫光城。

梁州;東麵與荊州接壤,西麵與雍州交界,南麵以長江為界,北以雍州交界。包括今四川全境,湖北西部,及陝西,甘肅南部。麵積有一百四十八萬平方公裏。其最高統治者為南帝拓拔宏烈,都城為烈火城。

雍州:東至黃河與冀州,豫州分界,西至黑水與梁州分界,北至沙漠,包括今陝西北部及新疆,青海,西藏東部,和內蒙古,甘肅南部。麵積二百三十餘萬平方公裏。其最高統治者為西帝周王父,都城為雍和城。

九州的一些少數民族:

九黎:

畎夷,赤夷,於夷,方夷,白夷,黃夷,玄夷,鳳夷,陽夷.

九黎大概分布在兗州,青州和揚州.

八蠻:

三苗,又分為白苗,赤苗和青苗.

巫族,楚族,巴族,閩族,越族.

八蠻大概分布在荊州,梁州,揚州.

七戎:

北戎,山戎,苗戎,無終,犬戎,羌方和鬼戎.

大概分布在雍州,梁州

六狄:

琿馬部落,赤狄,長狄,白狄,令馬部落,鬼方.

大概分布在冀州,兗州

五大凶地:

南疆秘地,西方流沙,北地冰海,東之螺旋,赤焰炎漿

以上乃是為了故事情節發展需要而設定,請勿深究。如有雷同,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