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篇:雪憶(1 / 1)

期待已久的雪花終於零零星星地落下了!“猶抱琵笆半遮麵”時,讓那些久盼的人既欣喜,又失落。

也許是久居南方的緣故,“雪”於我們南方人已經越來越凸顯出她的稀缺性。

記得很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雪。在那時,雪每年都會光顧我們幾次。不管是下著“枯雪”,還是下著“鵝毛大雪”,我們大家都會很高興地迎接“雪”的到來。因為作為農村人,每一場雪就意味著離豐收的距離越近,“瑞雪兆豐年”這個道理可能連三歲的小孩都懂。而兒時的我,卻在下雪天有著很多別有趣味的經曆。

堆雪人是家長們在下雪天公開讓孩子們盡情玩耍的遊戲。雪停下之後,大人們帶著鐵鏟、掃把,鏟出一條被雪蓋住的路,掃幹淨各自門前的落雪。鏟下的雪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我們堆雪人最好的原材料。大家跟在大人們的後麵,搶占著各自的地盤,互相拋擲雪球也就成了保衛領土的最有力的武器。很多時候大人們也會丟下手中的鐵鏟,加入自家小孩搶占“雪域”的戰鬥。大人小孩一起上,喊叫聲、歡叫聲交織在一起,似乎給寒冷的冬天加蓋了一床保暖被。雪戰後,大家認真地擺弄麵前雪堆,發揮著各自的特長,就著靈感,創造出表情各異的雪人。然後在一起品頭論足,互相欣賞著各自的作品。

而最讓我喜歡的還是在雪下得正旺時於室外奔跑。那種時候,我往往會趁父母不注意時,等不及換上雨鞋,從火爐旁偷偷地溜出門。在自家的曬穀坪上瘋跑。任冰冷的雪花吻著凍紅的小臉,繼而鑽進溫熱的脖頸裏,聽著棉鞋踩著雪地發出的特有的聲音。等到父母發現將自己捉回家中時,全身到處都留下雪花到過已經融化了的痕跡。尤其是腳上的布棉鞋,已經可以擠出水來。這時的媽媽顯得很生氣,將意猶未盡的我拖到火爐邊,一麵拿幹毛巾檫著差不多已經濕透的頭發,一麵吆喝我脫下外衣和棉鞋,換下濕透的還冒著熱氣的襪子,同時不忘在我屁股上狠狠地煽幾把。而平時最怕挨打也最喜歡大哭的我,不管媽媽用力多大,很難讓我“擠出”半滴眼淚。因為那種時候的心情實在是太愉悅了。

偶爾也會一個人呆在屋簷下靜靜地看著雪花落下。望著漫天的雪花從渺無邊際的天空落下,大大小小,形狀各異,從天空的不同角落舞到地上各處……這麼好看的雪花,是不是天上的仙女撒下來的。如果自己也能夠上天與仙女一起向地上撒雪花,那該是多麼美好的事呀!潔白的雪花不斷地落下,很快就漂白了大地,同時也給大地鍍上了一份出奇的寧靜。置身於這樣的空間裏,無形之中賦予了一種非常神奇的感覺,整個人變得很幹淨和空靈。

已經很多年了,我們這裏沒有下過以前那樣的“鵝毛大雪”了。有時的冬天甚至難得看到雪花的造訪。喜歡的人們隻能憑借兒時的記憶或者在電視中一睹其芳容。也許我輩還算幸運,至少在有生之年還能親眼一睹雪花的風采。而我們的後輩卻不知道是否還會有這個福分。

也許我有些杞人憂天。其實現在的我真該好好享受這久盼的、也是難得的“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