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食品營養與衛生(1 / 3)

人體需要哪六種營養素?

營養索的功用和來吃飯飽肚子,不是單純為了裝滿肚子有飽腹感,而是為了利用食物中的各種養料來養壯身體、生長力氣和修補組織,這些養料我們叫它營養素,營養素主要包括蛋白質、糖、脂肪、水、無機鹽、維生素等,統稱為人體所需要的六大營養素。這些營養素廣泛地存在於各種食物之中,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素並不一定全相同。而且也沒有一種食物能包含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因此,合理的注意飯菜搭配,有利於健康生長。下麵介紹一下主要營養眾的功用和來源。

1)蛋白質它的主要功用是構成組織(如皮、肉、血、內髒)和維持生長。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主要建築原料,約占人體幹重(除去水分)的一半左右,人體的細胞、肌肉、血液和各種器官組織裏,無不含有蛋白質。人體各種生理活動的調節、氣體的運輸、生長、繁殖、遺傳和防禦等一係列功能,無不是在蛋白質的參與下完成的。一個成年人每天約80~100克蛋白質,兒童和孕婦的需要量就要更多些。一個人每天攝入量不足40克,會出現浮腫等病態反應,蛋白質可分為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兩種,動物蛋白在

乳、蛋、魚和肉類中含量較多,動物性蛋白大都能被人體吸收利用。植物性蛋白多含在豆類、穀類和蔬菜之中,和動物蛋白相比,它被人體吸收利用率要低一些。

2)糖,糖又稱碳水化物,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根據糖的結構不同,可以分為單糖、雙糖、多糖。糖是供給人體熱能的主要來源。如人的體溫,勞動時的力氣,熱量的消耗主要是糖供給的,食物中的糖大部分來自穀類和根莖類,各種食物的糖能直接供給糖分,人們每天的食物糖占80%以上,糖在人體內和氧發生作用,變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熱能,供人體活動的需要。

3)脂肪:脂肪是由碳、氧、氫等元素組成的,包括脂肪和類脂,日常食用的動、植物油主要成份是脂肪,也含有少量的類脂和脂溶性維生素。主要是指磷脂和膽固醇等物質。脂肪是人體的“熱能儲存庫”,它除能保持體溫,固定內髒,保護皮膚等作用外,還可以變為糖,供給人體熱量,食品脂肪的來源也可分為動物性和植物性兩種,多存在於動物油和植物油類之中,一個成年人一天約需50~60克脂肪。

上述糖、脂肪、蛋白質三者都可以產生熱量,但膳食中熱能來源以糖為主,其次是脂肪,蛋白質雖然也可氧化產生熱能,但隻有在前兩者供給不足時才用來產生熱量。

4)維生素:維生素是人體進行正常生理活動的必須營養棄,維生索有二十多種,可分為脂肪性與水油性兩類。脂肪性的有甲種、丁種維生素等,水溶性的有乙種維生素(硫胺素)、核黃素和兩種維生素等。下麵介紹幾種主要的維生素。

①甲種維生素(維生素人),維生素人有促進生長發育和纖維上皮細胞新陳代謝,參加視網膜內視紫質的形成等作用,它可以保護眼睛和上皮細胞的正常功能。缺乏它會得幹眼病和夜盲症,還可使皮膚粗糙。維生素人在動物性食品中含量較多,如肝髒,蛋黃、魚肝油、奶類、禽、蛋等植物性食品中不含維生素,但是有色(如紅色、綠色)蔬菜中存在胡蘿卜素,能在人內轉變成維生素由於維生素是脂溶性麵耐熱,一般烤煮不會破壞,遇酸、械也較穩定,但易氧化,能被太陽中的紫外線破壞。

維生素核黃素):它是人體許多重要酶的組成部分,參加細胞吸收傳遞氫的氧化還原過程。當長期缺乏核黃素時則出現幹燥、易生裂縫、口角濕白、糜爛出血、舌灼痛、舌尖舌邊呈紫紅色、舌乳頭肥大、平坦並出現裂縫等症狀。食物中核黃素較多的是動物肝髒,其次是豆類、綠葉蔬菜、蛋黃、奶類等,粗米、粗麵也是主要來源。核黃素洛於水、耐熱,但在光線和堿性條件下易被破壞。

(煙酸):主要參與人體生理氧化過程會長期缺乏時可出現飲食不佳、易倦、衰弱,進而出現癩皮病,使皮膚、消化道和神經係統受損害,表現為皮膚炎、腹瀉和癡呆。維生素的需要量較多,色氣敢在人體內可形成搽堿酸。以米為主的地區,因其所含蛋白質中缺乏色氰酸,維、生章即又不易被利用,所以較易發生癩皮癰。它的功能之一是促進細胞間質中膠原的形成和細胞的代謝。如果長期缺乏,人對傳染病的抵抗力降低,毛細血管朦性增髙,易出血,傷口及骨折端不易愈合,齒齦易出血,嚴重的可出現壞血病症狀(齒齦萎縮,皮下出血,末期發生肌肉和關節內出血和便血)。在各類維生素中,人體對維生素需要量最大,它的主要來源是蔬菜薯類、水果。維生素是水溶性的,耐酸不耐熱,加熱時或在堿性中易被破壞。所以,隻要注意經常吃新鮮蔬菜、水果和合理的烹調,就可以防止維生素的失調,也不會發生維生素缺乏症。

5)無機鹽:無機鹽也就是礦物質,人體需要的無機鹽有五十餘種,現介紹幾種主要無機鹽。鉀、鈉、氯、鈣、磷、硫、鐵、碘:一般成年人體內含鈉約60克左右、鉀150克左右,分別儲存在細胞外和細胞內,起著維持細胞內外滲透壓和酸堿度平衡的作用;氯是胃酸的主要成分,日常所食的鹽中即有足夠的含量。鈣是骨路、牙齒生長所必雷的物質,小兒缺了它會引起軟骨病、磷、硫構成機體某些蛋白質的成分。鐵是造血的原料,缺鐵就會貧血。碘是組成甲狀腺素所必需的物質,缺碘會出現甲狀腺腫大。無機鹽在食物中分布很廣,一般能夠滿足機體的需要。

6)水,水在人體成分中含量最髙,約占體重的60%,人如果失水超過20%,就無法生存,人體各種營養和代謝廢物的溶解、體溫的調節、養料、激素的輸送,廢物的排出等,無一能離開水,一般成人每天需要3升左右的水。

合理營養應具備哪些條件?

膳食中應含有人體所需要的一切營養素,即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等六大營養素。通過消化、吸收、轉化,利用這些營養素可以滿足人體從事勞動和維持生命所需要的熱能,為組織細胞生長發育與修複提供掩需要的材料,並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

人體攝入的食物應該易於消化和吸收利用。

食物中不應該含有對機體有害的物質,應達到衛生、安全,沒有致病性生物與有害物質汙染,每天進食時間應有規律;進食環境應淸潔、安靜;采用合理的加工烹調方法,盡量減少食物中營養素的損失。

食物多樣化,食品感觀良好,色、香、味具全,促進食欲,滿足飽腹感。

怎樣保證礦工的飲食健康?

礦工勞動強度大,需要熱量多。假如每天食物供給的路量不能滿足礦工的消耗熱最,身體就會逐漸衰弱容易出現疲勞,抗病能力陣低,久而久之就可卑病。反之,供給的如果超過了需要暈,就會出現消化不良或過辟體型,影響勞動。所以,維持熱量消耗和補供之間的平衡是很重要的。

井下礦工每人每天釋要的熱量租營養物質多少合適呢?如按體公斤的礦工為例,熱量需要此外,還需要蛋白100,礦物質鈣400克和鐵1.2毫克,還應供給足夠的維生素八和維生素,補充一定熏的食鹽。各種食物中所含的營養素主要是蛋白質、脂肪、庶糖、無機鹽、水和維生素。各種食物五花八門,隻要做到粗糧、細糧、素食、葷食、蔬菜各類食物的合理搭配,是可以滿足礦工熱量和營養的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