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了解心力衰竭的診斷及治療方法。
2.了解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表現及治療方法。
3.熟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常見的臨床類型。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指此時心髒不能泵出足夠的血液以滿足組織代謝需要,或隻是在提高充盈壓後方能泵出組織代謝所需要的相應血量,在通常情況下,是由於心肌收縮力下降所致的一種臨床綜合征。臨床表現上反映了一種基本的異常:心肌收縮力減弱,心輸出量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不同程度的心衰,即便是最輕的一種也嚴重影響健康,必須予以治療。
心力衰竭可分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
一、急性心力衰竭
由於器質性心髒病發展到心肌收縮力減退,使心髒不能將回心血量全部排出,心搏出量減少,引起肺靜脈淤血,動脈係統嚴重供血不足。常見於急性心肌炎、心肌梗死,嚴重瓣膜狹窄,急性心髒容量負荷過重,快速異位心律等。臨床上以極度煩躁、極度氣促、咯白色泡沫或粉紅色泡沫痰、雙肺幹、濕性音為特點。
1.病因
常在一定誘因下發生,使心髒功能代償的患者突然發病或使已有心力衰竭的患者病情加重,常發生在心髒功能正常或無心髒病變的患者,常見的病因如下。
(1)廣泛的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或急進型高血壓時,左心室排血量急劇下降,肺循環壓力升高。
(2)二尖瓣狹窄,尤其伴有心動過速時,心室舒張期縮短,左心房的血液不能充分地流入左心室,左心房淤血擴張,引起肺靜脈壓升高。
(3)嚴重的心律失常,如發作較久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或重度心動過緩。
(4)輸液過快或過多,心髒的負荷突然增加,對原有左心衰竭患者可引起急性肺靜脈高壓。
2.臨床表現
起病非常快,患者突然感到極度呼吸困難,迫坐呼吸、鼻翼扇動、恐懼、煩躁不安、頻頻咳嗽,咯大量白色或血性泡沫狀痰液,嚴重時可有大量泡沫樣液體由鼻腔湧出,麵色蒼白、口唇青紫、大汗淋漓、四肢濕冷,兩肺布滿濕性音,心髒聽診可有舒張期奔馬律,脈搏增快,可呈交替脈。血壓下降,嚴重者可出現心源性休克。
3.診斷依據
①有心髒病病史;②突然出現煩躁,極度氣急;③四肢濕冷;④咯白色泡沫或粉紅色泡沫痰;⑤發紺、雙肺布滿濕性音、哮鳴音。
4.治療
治療原則:鎮靜、清除泡沫痰、保持氣道通暢,增強心肌收縮力、擴張動靜脈、減輕心髒前後負荷。
(1)體位 取坐位,雙腿下垂,減少靜脈回心血量,減輕心髒前負荷。
(2)吸氧 加壓高流量給氧每分鍾6~8L,可流經25%~70%乙醇後用鼻管吸入,也可使用有機矽消泡劑消除泡沫。
(3)鎮靜劑 皮下或肌內注射嗎啡5mg或呱替啶(杜冷丁)50~100mg,使患者安靜,減少回心血量,減輕呼吸困難。但對老年人、神誌不清、已有呼吸抑製、休克或合並肺部感染者禁用。
(4)減少靜脈回流 患者取坐位或臥位,必要時可加止血帶於四肢,輪流結紮三個肢體,每5min換一肢體,平均每肢體紮15min,放鬆5min,以保證肢體循環不受影響。
(5)快速利尿 靜脈給予作用快而強的利尿劑,以減少血容量,減輕心髒負荷,應注意防止或糾正大量利尿時所伴發的低血鉀症和低血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