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雁門關役(上)(1 / 2)

楚衣淩閉關後,水雲袖很快接到傳書,得知食叟宴席事變,好生焦急,立時啟程往天山靈鷲宮趕來。半月後,水雲袖飛馬抵達靈鷲宮,卻給段譽帶來一個壞消息。段正淳在姑蘇茶花山莊會友不幸中了埋伏身亡,同亡故的,還有段譽母親刀白鳳以及其餘六位女子。段正淳臨死前囑咐親生女兒木婉清傳信與段譽,叫段譽替他接掌大理皇位。

木婉清自親生爹爹口中聽得,段譽與一一麵罩白幕之人交好,事有不決之時可找此人幫忙。恍然憶起兒時一段記憶,依命接下密信,逃離茶花山莊。一路打聽段譽及一麵罩白幕一身白衣之人的消息。殊不知,二個月前少林英雄大會後,楚衣淩一襲白衣雖不見名揚江湖,但武林中叫得上名號的,都知道有這麼個人,武功深不可測,救過契丹人蕭峰,卻又與南北少林交好。因此,早有丐幫子弟盯上了木婉清。可憐她一心尋舊時恩公,想讓他瞧瞧兒時的小姑娘己然長成大姑娘。怎知行蹤尚未出得江蘇,便叫人奪了性命。丐幫子弟將消息傳與水雲袖知曉,這才由水雲袖將口信帶到。

段譽收得密信,泣不成聲,草草收拾行李,帶上王語嫣及兩個家臣往姑蘇扶靈。靈鷲宮上便隻剩蕭峰及虛竹夫婦,虛竹己是西夏附馬,來去自如,但蕭峰尚有官職在身,況且遼國舅蕭焯天目峰下慘死一事,尚未報與遼帝知曉,雖是十分憂心楚衣淩之事,然則他閉關近月餘,二人不得見麵,蕭峰尋思:“我心既己向阿淩表明,下定決心要陪在他左右,便不該再管契丹大宋恩怨。退隱江湖紛爭才是。不若趁機回大遼向耶律大哥講明國舅誤中奸人圈套橫死一事,再則向大哥請辭南院大王一職。”思量既定,向虛竹說明自己打算之後,來到靈鷲宮洞外默站了二個時辰後,下山望遼國奔回。

蕭峰催騎日夜兼程,不到十日便即抵遼國都上京,飛奔入皇宮麵見耶律洪基。耶律洪基和顏悅樂將他迎入“捺缽”,並命宮婢上酒招待。“捺缽”乃大遼皇帝辦公大帳,是極莊重,隻談國事的地方,蕭峰心下微鬆,與耶律洪基家常幾句,見蕭皇後親自托酒而出,當即謝過飲下。這才起身,向耶律洪基提出辭去南院大王一職。不想耶律洪基當即變色,不僅不同意他辭官,更甚至命他統百萬兵馬二個月後,南下攻打宋國。

蕭峰嚴辭拒不接受。便在此時,蕭皇後擲杯為令,帳外守缽禦兵當即衝進缽內,將蕭峰扣下,說道他違抗聖命,私自與宋人交好。蕭峰這才驚覺,原來他一時不察,中了耶律洪基設下的局。但區區數百飛虎兵,他又豈將放在眼裏?蕭峰大失所望之下,便欲強行掙脫,怎料陡然間腹中絞痛,全身如受烈火炙烤,四肢乏力,一個站立不穩,坐倒在地。飛虎禦兵見狀,趕忙將打造好的鐵鎖鐵銬取出,牢牢將他鎖住,又抬來關虎鐵籠將他囚困在內。

蕭峰被關進暗無天日的地牢內,獨自咬牙忍受腹中劇痛,他心想:“莫非我蕭峰一世豪傑,就要被藥死在這鐵籠之中,埋骨暗無天日的地牢之內?不不,耶律洪基既然將我關起來,想必不會馬上將我殺死。”這時,有看守官兵送進酒來,蕭峰接過,確認酒中再不是毒酒後,放杯痛飲。他靠在鐵籠欄杆上,一時黑暗中想起楚衣淩來,也不知道他過得好不好?如今是否出關?他可還有再見他之日?一想到再也見不著他,蕭峰心痛難當,簡直如將他整個人撕裂開來一般,那□□帶來的疼痛反倒無覺。一時又想起他摘下麵幕,驚見真麵目的一刻,又覺斯人恍在身前。他不願抱著痛苦記憶悄然在黑夜中獨熬。便在心中反複想他昏迷之時,他們二人在群山間是那麼的親近,如同一人一般,作如此想時,心中甜蜜非常,滿心滿眼的快樂。

便在蕭峰被關進監牢之時,身在遼國當差的蕭圖暗探得消息,知道蕭峰進宮見皇帝後,卻不再出宮。他知蕭峰與楚衣淩交好,又見遼國兵馬大舉調動,幾番打探終是探得蕭峰下獄的消息。他從小受楚衣淩教養長大,因此,雖身在遼營卻一心向宋,見蕭峰落難,一心想便幫楚衣淩將他救出,但他一人力所難及,遂趁兵馬調動之際,潛回大宋。他日趕夜馳,心中太過焦急報信,也忘了換身行裝,一入大宋地界,便教丐幫中人擒住。蕭圖立時將大遼調動兵馬,以及蕭峰抗命下獄一事脫口說出,又請求丐幫之人幫他轉達口信與舊主楚衣淩。丐幫子弟一聽,這事若是真的,此乃國家大危大難之事,不管這契丹人說得是真是假,總要打探一番才行,因其說是楚衣淩舊部,眾人識得好歹隻將他暫時製住,好吃好喝供著,不教他跑脫。

丐幫子弟花了幾天時間入遼打探消息,方知蕭圖說得確是事實,蕭峰為大宋國計身陷囫圇,身死不知。丐幫吳長老當即傳出“青竹令”,將蕭峰的大仁大義之舉遍告中原各路英雄,廣邀天下群雄入遼義救蕭峰。青竹令信很快也傳到水雲袖手中。水雲袖大吃一驚,但楚衣淩仍在閉關,無法告知他這消息。虛竹接得消息,十萬火急傳書與段譽,約其一起入遼救義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