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7章 天命玄鳥佩(2 / 2)

幹將莫邪為楚君鑄劍,三年而成,劍有雌雄,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劍獻君,留其雄者。謂其妻曰:“吾藏劍在南山之陰,北山之陽,鬆生石上,劍在其中矣。君若覺,殺我。爾生男以告之。”及至君覺,殺幹將。

然而世人隻知其一卻不知其二,當時諸子征戰,各國局勢動蕩,鑄劍需靜鑄,不得幹擾。

而後,幹將莫邪收拾包袱,啟程尋一清幽之地,便是現在的子思橋村。

還有一段隱秘消息,幹將與那許仙無二,曾救下茫茫蒼生一條小蛇,但它不是普通的小蛇,正是在封神之戰僥幸苟活的白蛇妖,後她化身白無顏尋求,可是她沒有白素貞的幸運,幹將當時心有所屬,也是他後來的妻子莫邪,兩人關係已定今生。

白無顏雖疾苦,但看到兩人幸福,並未做出拆散他兩的事情。

子思橋村環境清幽,周圍群山環繞,草木青蔥,實乃是人間地靈。

不過,他鑄寶劍之消息不知被誰意外泄露,有人尋得山來愈將寶劍占為己有,亦有吳國忠臣對幹將賣主求榮嗤之以鼻愈殺他以泄憤。

如果當時被殺,自不會有震驚後事的幹將莫邪。

是白無顏察覺狀況,命令天下毒蛇藏匿山中,替他守得一方淨土,而她自己卻在西子湖畔靜觀跳望,已了相思。

而當時尋找天命玄鳥佩的法海,通過多方打探終於確定白無顏的身上具有一塊玉佩,是妖還是玉佩得主豈有不殺之理。

兩人纏鬥千餘招,白無顏不敵,落荒而逃。

過了一段時間,身體恢複三成,她找到幹將莫邪脫出實情,望兩人幫她保管玄鳥之佩。

她倒是願意給兩個凡人也不願意給那個禿驢,一個自私自利,卻自詡替天行道,心係蒼生,令她所不齒。

幹將允,繼續鑄劍。

白無顏離,尋覓一小白蛇,悉心教導,命她以後鎮守子思橋村,小蛇便是後來的白素貞。

隻是當時年幼,玩心大重,才會跑到西湖斷橋,有了與許仙的一段姻緣。

三年成,世人知劍有一雄與一雌,其實它還有一隱劍,隱劍長一尺三寸,與其說是劍不如是一匕更為恰當,它便是天命玄鳥佩所化。

幹將藏,除莫邪外,其子都未告知。

帶上雌劍見君,君後得知劍有雌雄,即要殺之,幹將靜,未有一絲一毫求饒。

無顏往,大鬧宮廷,不曾想正好中了那法海老禿驢之詭計,上次被她逃跑,這次無論如何不能讓她離開。

驚天一戰。

幹將死,無顏逝。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離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樹與樹的距離。而是同根生長的樹枝,卻無法在風中相依。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樹枝無法相依,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卻沒有交彙的軌跡。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星星之間的軌跡,而是縱然軌跡交彙,卻在轉瞬之間無處尋覓。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瞬間無處尋覓,而是尚未相遇便注定無法相聚。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魚與飛鳥的距離,一個在天,一個卻深藏海底。

其後,法海尋佩無果,默默離開。

妻後生男名赤鼻,具以告之。赤鼻斫南山之鬆不得劍,思於屋柱中得之。楚君夢一人,眉廣三寸,辭欲報仇,購求甚急。乃逃朱興山中。遇客欲為之報,乃刎首。將以奉楚君。客令鑊煮之頭三日,三日跳不爛,君往觀之,客以雄劍倚擬君,君頭墮鑊中,客又自刎,三頭悉爛,不可分別,分葬之。名曰三王塚。

楚君雖死,卻換不來今生。

幹將、赤相繼而死,莫邪縱入爐火中了卻性命。

史詩記載,莫邪是為了鑄造靈之劍以靈化之,非也,幹將莫邪已成,生無所戀,方才縱入爐火,了卻此生。

春秋時期,還出現過一塊天命玄鳥佩,那便是爍古傳今的和氏璧。

春秋時期,有一個楚國人名叫卞和,一天他在荊山采到一塊玉璞,為了表示自己對君主的忠心,他把這塊玉璞獻給了楚厲王。

玉璞是一種天然玉料,如果不經鋸割,外表看來和普通的石塊沒什麼區別。楚厲王找來相玉家進行鑒定,但是玉工沒有識辨出來,認為它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沒有什麼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