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跋(1 / 1)

本集

結痂的傷口不願再被戳破,所以,有一段時間了我不願再觸動前妻的話題。為編這本書我不得不走進痛苦的記憶。

《天國寄情》共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寄往天國的情書》,這是妻子郭冬芹去世後我含淚寫下的憶念文章,多數篇目已經見報。其中《今夜咱倆守歲過年》,《散文百家》刊發後又被《散文選刊》選載;《大海是我的一滴淚》,《都市美文》發表後,不僅被選載,還被選入長江文藝出版社編選的《2007年精短美文》,以及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編選的《2007年中學生最喜歡閱讀的散文》。這讓我沉鬱的心頭得到些許寬慰。第二部分是《枯榮歲月》,這是在冬芹首次病重,與死神擦肩而過後,我記下的沉痛教訓。其中有對治病的見識,也有對生命的感悟。那次危險的經曆,我蒙受了很大的損失,損傷了妻子的各種器官;那次危險的經曆,也是我最大的收獲,收獲了這樣的見識:隻有自己掌握基本病理知識,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自此,我伏案攻讀,學到了應對糖尿病的簡要常識,並將之應用到實踐當中,延長了冬芹十餘年的壽命。可是,這並沒有使我快慰,常常愧疚若是自己提早涉及醫學領域,或許她就不會過早墜入死亡的深淵。為此,便有了我這第三部分文章:《隻要你過得比我好》。妻子去了,無法挽回的去了,可是這世上患此病的人很多,據說僅我國就有幾千萬。我應該把對妻子的情感轉化為對眾生的憐愛,讓他們少走彎路,擁有健康。因而,筆下流瀉出了這血淚浸染出的文字。所幸,文章寫完後得到了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山西文學》主編韓石山先生的賞識,以4期的篇幅連載推出。據說這是《山西文學》有史以來刊發過的最長文章。繼而,《太原日報》給予連載,《糖尿病之友》雜誌又連載了8期。這樣的覆蓋麵還不能說大,但總算把我的心意傳達了出去。

為了我這心願更多的傳播,也為了郭冬芹永遠的活在我記憶裏,永遠在這個世上留下她的生命痕跡,生命價值,就將憶念她的文章集束為一體,編成了這本書。我想,倘有一個人從她的教訓中得到啟示,減輕痛苦,延長生命,那她就會和獲得新生一樣快慰!

來年,我仍會像往年一樣在她的墳頭深深地鞠躬,然後,獻上《天國寄情》這份薄禮。

2009年6月11日

總集

去年該出的文集拖到了今年,也好60虛歲變為60周歲了,花甲更為名副其實了。其中有著外在原因,主要還是自己忙不過來,通讀一遍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校對就更慢了。如今即將付梓了,我要由衷地感謝關心我寫作的領導劉合心、陳懷生、李小平先生,感謝為該書出版費心張羅的寧誌榮先生,感謝耐心細致進行排版修改的郭剛勤先生、冀紅梅、宜月茹女士,感謝設計裝幀、美化該書的青年畫家霍國剛先生,更感謝由台灣僑居加拿大的著名詩人瘂弦先生抱病作序,點石成金。

今年又是我的父親、母親八十壽辰,這套文集的出版更有了新的意義,不僅是我花甲人生的紀念,也是獻給父母二老的一份壽禮。相信如今仍把兒子當成小寶寶的父母,自然會對我的書籍出版倍為欣喜。那就讓不才的兒子分享父母二老的欣喜吧!

2010年7月3日塵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