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獨特的傳奇微型小說(1 / 2)

——品味墨中白的作品

顧建新

在中國的文壇上,老舍先生是獨樹一幟的。他從北京舊社會底層人民生活這一特殊的視角,寫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與曆史。他的成就是一般人無法企及的。他曾談到他的創作:他經常與花匠、演戲的、車夫、擦皮鞋的等接觸,了解他們的生活,體驗他們的情感。因此,在老舍先生的筆下,有那麼多吸引入的故事,有那麼多栩栩如生、躍然紙上的人物,就不足為怪了。當代文學大師馮驥才在光大中國傳統文化方麵,也有突出的貢獻。

在微型小說界,河南的孫方友是很傑出的一位作家。他的“女匪’’係列,在選材的特殊性、人物形象塑造的多元化諸方麵取得的成績,還沒有人能超越。

江蘇的青年作家墨中自,我雖未與他見過麵,但常在報刊上看到他的作品。他以傳奇故事作為自己創作的突破口,頗有特色。他的小說寫得虎虎有生氣,是一位有希望的後來者。

他的作品題材奇,人物奇,情節奇。他以蘇北特定的地域——泗洪(古泗州)作為背景,作品既有濃鬱的地方特點,又有神秘迷人的色彩。他是在力圖走一條別人未走或不能走的路。我是很讚賞的:微型小說的創作就是不能按常規走路,更不能走熟路、老路。要敢於在充滿荊棘的路上開出一條新的通途!沒有敢於超越的氣魄,沒有勇於創新的理念,不僅自己的創作沒有前途,我們的微型小說事業也不會有大的希望!

墨中自多寫過去年代的事件,他善於把人物放在特殊的環境中刻畫,在特別的事件中凸顯人物極不一般的個性。

創造出鮮活讓人經久準忘的人物,是他小說最顯著的成就。

人物塑造曆來是微型小說創作的一個難題:要在極有限的篇幅中刻畫出力透紙背的形象,實在不易!這就要求首先要選好人物的個性定點——它必須是有作家獨特情感體驗、深思熟慮,又絕不與別的人物雷同的。其次,在創造上,要有自己待殊的方式。

讀了墨中自的小說,你會有一個強烈的感受:他筆下的人物,都是很個別,個性很特殊的,屬於一種“另類”,有鶴立雞群之感。

例如,《陳小腳》與《八圈馬》同是寫唱戲的,但兩個主角性格卻大相徑庭。

名角陳小腳善於“燕子撥泥”的絕活,這使他成為劇團的台柱。為了這個小腳,他童年纏腳,兒時習步,苦練碎步打水。十二年的艱辛,換來了一片掌聲!但就在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了豐厚的賞銀,即將升到班主的地位時,他卻毅然離開。因為他過得極不開心。他絕不願意沉浸在虛浮的掌聲裏,要脫離這個人為的藩籬,去尋找心的寧靜與快樂。小說刻畫了一個不為物質與掌聲鮮花所羈絆的崇尚自由的人物,在物欲橫流的今天是值得我們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