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曆一七五三年九月十四。
臨近正午,旭國國都長安城外十裏處,為處刑搭建的刑場已被人們圍得水泄不通,因連續不絕的交談聲,比最熱鬧的鬧市還要喧嘩嘈雜。
刑場內,軍士各守其位,儈子手持刀靜立,均不發一言。處斬台上,共有十三人,其中,十二個人是跪著的。
這些跪著的人全部身穿囚衣,手腳被套鎖鏈,頸後插有亡命牌。隻待午時到,監斬官扔下令箭,便會頭頸分離,身首異處。
兩月前,這些人是旭國朝堂上的重臣大員,受人敬畏的達官顯貴。他們有權有勢,一句話就能定人生死,更有數之不盡的金銀財帛,是真正的集榮華富貴於一身的人上人。然而此時,皆為死囚,麵臨被處斬的必死境地。
隻因他們選錯了敵人。
將他們打落凡塵之人,便是以勝利者的姿態站在處斬台上,身為監斬官的肅政院指揮使——景雲。
再無錦衣玉食,命也要丟掉,而且即使死了也會被世人非議恥笑。因此,跪在台上的死囚們心中有怨有恨,齊齊用怨恨的目光注視景雲,恨不得將其亂刀砍死,再挫骨揚灰!
麵對這群失敗者的仇視目光,景雲冷眼以對,旋即輕揮右手。
十二名劊子手提著斬首鋼刀,走上處斬台,站在了死囚身後。這個時候,死囚們臉色發白,冷汗淋漓,心裏濃烈的怨恨已被恐懼替代,對景雲的畏懼也更深重了,畢竟,景雲是將他們置於死地之人。
唯有一人,還是抬著頭,怒視站在麵前的年輕指揮使,根本不懼怕靜立身後的劊子手以及他手裏的鋒利鋼刀。未下獄前,此人官拜宰相,位極人臣,是首先向肅政院和景雲發起攻勢的領頭人,與景雲的仇怨也是最深的。
“麵目可憎。”景雲看著前宰相,輕聲開口。
話音一落,劊子手按壓前宰相的頭,迫使他低頭,再不能仇視監斬官。前宰相拚力掙紮,甚至想要站起來衝撞景雲,卻惹起了劊子手的暗怒,他使出專門對付不老實犯人的手段,令想要擺脫束縛的前宰相身子一軟,再提不起半點力氣,老老實實地跪在了原地。
刑場外忽然起了騷動,片刻後,一名皇城禁衛將軍策馬奔進場內,洪聲道:“聖上口諭。斬。”
即使被判死,隻要皇帝赦免,還是能逃過一死。可是此刻,斬這個字,擊碎了死囚們藏在心底的一絲希望,宣告他們死期將至。
懊悔、不甘、哀怨等情緒充斥死囚們的心,令他們悲哭鬧叫,醜態百出,毫無氣度和風骨。隻有宰相比較鎮定,卻隻是因為已然心若死灰。
“景雲,你不得好死!”
不知道誰先開的口,死囚們開始向景雲宣泄憤恨,不僅罵聲不絕,甚至侮辱咒罵起了景雲的雙親。而景雲的雙親為國盡忠,已經過世了。
汙言穢語此起彼伏,難聽至極,景雲麵色陰寒,眼神越來越冷,而受他指揮,歸於他麾下的肅政院等人陰鷙如嗜血凶獸,要不是接下來要處刑,他們必定將這群人扔進肅政院的私牢,然後讓他們知道,在各種刑罰伺候下,死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哢!
關節錯位的聲音連響了十一次。辱罵景雲雙親的死囚們在劊子手蠻橫地手法下顎骨脫臼,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了,不僅如此,他們還被劊子手用暗力震傷了經脈骨骼,一個個疼得眼淚直流,痛苦不堪。
景雲巡視台上這群口上無德的敗類,寒聲下令:“處刑後,將此十一人首級掛旗示眾,以儆效尤。”